培育与创新齐驱:中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原标题:培育与创新齐驱:中国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创新补贴、“企业管家”等多项政策、举措支持下,山东华建铝业集团年产15万吨高性能特种铝材的项目园区近日建设完成,预计明年初正式投产。
“政策‘礼包’接踵而至,对我们意义重大。”集团董事长吴维光说,此类铝材可适配铝模板、汽车轻量化厢体等高端产品应用,目前订单年增幅超过16%。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稳经济、扩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在世界局势动荡、新冠疫情延宕等多重因素导致市场主体受到不同程度冲击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各部门在税收、金融等方面推出一揽子帮扶政策,想方设法帮他们解难题、复元气、增活力。
从对22个特困行业实施暂缓缴纳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到先后印发的工业经济18条、服务业纾困43条等政策措施……今年以来,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为市场主体送来利好。
不久前正式实施的《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更是针对经营困难较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根据行业类型、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等,实施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
在天津市东丽区市场监管局,餐饮经营者刘金强近日拿到了条例实施后天津市首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新营业执照。
“原先变更时,店名、公章、税务、银行开户等都需重新办理。按照新条例,可以直接向市场主体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步到位,利于老字号留存。”刘金强说。
今年上半年,央行、外汇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强金融服务的23条一揽子金融措施,打出一套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组合拳。
近期数据显示,金融对民营、小微等市场主体帮扶持续实现“增量、扩面、降价”。今年前10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28%,较2021年下降0.42个百分点。
多地还结合疫情防控新形势和当地实际情况,发挥政务服务的数据优势,推出“帮办代办+线上核查”“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等新模式,努力保障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
“网上提交资料,不花一分钱,不到一小时,就领到了集群注册营业执照。”凡莱裕电子商务公司法人代表曹阳日前在湖南湘西高新区办理业务,称赞“效率非常高”。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削减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中国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不断出台,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力求为市场主体构筑资源要素配置高效、市场运行有序的发展空间。
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市场主体提质升级擘画蓝图。
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也让各类市场主体倍感振奋。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关注市场主体,紧盯市场主体精准施策,各地正在积极探索经验。
杭州组建了“质量专家库”,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组团式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导师式结对帮扶服务;陕西西咸新区则对首次进入新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8万元一次性资助……从人才、资金,到项目、基础设施,政策越来越精准,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升级企业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加速,一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经济”企业正在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