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理想的碰撞:追访那些创业的年轻人(3)
今年6月,人社部向社会公示18个新职业信息,其中就包括民宿管家,这让向佳玥更有斗志。她计划成立一个工作室,专门从事民宿设计,帮助更多从业者运营。
在创业过程中,向佳玥也越发感觉到整个社会日益体现“女性友好”。长沙坡子街派出所召集房东开会,搭建线上公安登记系统,确保民宿房东与公安的对接。“有了公安保驾护航,原本家里人会比较担心女孩子开民宿的安全问题,现在也不担忧了。”向佳玥说。
《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大学生创业的热度并没有显著减退,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更理性地看待创业。同时,伴随就业心态的变化,大学生的创业热度也逐渐归于理性。
创业半年时,大学学习测绘工程专业的蒋连超,看到同学纷纷在稳定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而自己仍在小山村养鸡养鸭、培育果树,也曾感到落差和不平衡。
“梦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创业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鲜。”创业三年来,蒋连超的心态从一开始的兴奋冲动,途经过山车般波澜起伏后,逐渐走向平稳。
在他看来,经历的迷茫和挣扎终会变成宝藏和经验。渐渐地,他欣喜地看到公司的变化——销售农产品种类逐年增多,销售额增加,员工每年的分红变高……公司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后,有的合伙人主动回来了。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几年前参加创业比赛时,农业企业不多见。今年蒋连超参加“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时,有66个乡村振兴项目参加比赛,这让他更有信心,“农业是国之根本,发掘农业农村资源,投身其中,我感觉很有奔头。”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