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小微河流支撑抗旱保灌(人民眼·加强农田水利建设②)(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2-12-23 06:46:07
浏览

彭冬亮的烦恼,同样困扰着不少衡阳农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湖南是水乡泽国,水资源丰富。事实上,湖南的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衡阳所在的衡邵丘陵地区因受旱范围广、频率高,被称为“衡邵干旱走廊”。这里既是湖南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湖南水资源量较少的地区。

“除开自然因素,河流汛期大水漫溢,旱季不易储水,背后有着河道淤塞的共同原因。”衡阳市水利局河湖与水资源中心主任肖静带着记者沿车壁塘河一路探访,部分尚未开展清淤疏浚的河道已不复河流模样,无人机俯瞰时如同一道轮胎印,水量稍大即会酿成洪灾。像车壁塘河这样流域面积小于200平方公里的河流,被称作小微河流。在衡阳526条大小河流中,小微河流有483条,占比超过九成。小微河流长度5200多公里,占全市河流总长的93%。

“可以说,衡阳市百分之百的小微河流都曾不同程度地存在淤塞现象。自上世纪60年代后,衡阳市境内大多数小微河流没有系统清理过,河道日渐淤塞,影响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群众反映和诉求较为强烈。”肖静说。

2021年8月,衡阳市在湖南省率先开展小微河流清淤疏浚五年行动,衡阳市河长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村小微河流清淤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市5000公里小微河道清淤疏浚。清淤疏浚验收结果纳入对各县市区河长制工作年度考核评价。车壁塘河随即被列为首批小微河道清淤疏浚项目,已完成清淤疏浚的河段,过水条件大幅改善。

“天上望又望,不如地下清河塘,乡亲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彭冬亮说,车壁塘河清淤疏浚工程立竿见影,即便今年天气最干旱的那段日子,灌溉水源也能稳定自流进入田间,不必像以往那样拉电线、接水泵、抽水浇灌了,既节省了用电成本,又确保庄稼平稳度旱。据了解,香锦坪村1870亩耕地已全部实现灌溉水源稳定自流。

“作为田间的‘毛细血管’,小微河流通畅,才能为农田引来源头活水。”肖静说,在今年的极端干旱中,小微河道清淤疏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河流蓄水率。根据疏浚任务完成的程度不同,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区分,“以衡阳县为例,该县25条完成清淤疏浚任务的小微河流中,今年干旱期仅1条断流;36条部分完成疏浚的小微河流,干旱期有2条断流;16条尚未清淤疏浚的小微河流,则有4条断流。”

“推进小微河道清淤疏浚,是打好抗旱保水保苗主动仗的重要一招。今年虽是大旱之年,衡阳市的早稻和夏粮产量却双双实现同比增长。”衡阳市水利局局长周志敏介绍,据湖南省气候中心监测,截至10月24日,湖南气象干旱重旱面积占全省100%,特旱面积占全省95%,综合强度达196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142次区域性干旱过程最强。得益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小微河道清淤疏浚行动的实施,衡阳各县市区均未出现大规模的灌溉缺水情况。今年,衡阳市夏粮产量达3.97万吨,同比增长1.7%;早稻产量98.85万吨,同比增长0.2%。

“小微河道清淤疏浚跑出加速度,得益于资金保障”

大雪时节,香锦坪村飘起点点雪花,车壁塘河河道内,每隔三五百米就有一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冬季河流水位低,清淤疏浚正当时。”肖静说,衡阳市连日来持续加大协调力度,计划在土地冻硬前基本完成车壁塘河全线清淤疏浚,竣工后将进一步提升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