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数字反哺”超九成受访大学生会教长辈用电子产品
原标题:开启“数字反哺”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会教长辈用电子产品
“这个人的电话我怎么存下来?”“这个视频应该从哪里按出来?”爷爷把攒了半年的问题像子弹一样密集输出,因为年关将至,“梦绮回来了”。2022年暑假开学后,倪梦绮成了福建一所高校的大一学生。读大学之前,倪梦绮是爷爷奶奶的“智能产品助手”,手机、平板电脑有什么功能搞不定,梦绮立即出马。离家读大学后,倪梦绮远程“指挥”不便,不过放假回家的第二天,“智能产品助手”就复工了。“虽然读初中的妹妹手机也用得很溜,但爷爷奶奶总觉得她还是小孩子,还是要等我回来。”倪梦绮说。
就读于吕梁学院的李鑫淼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和姥姥“互换角色”。读幼儿园起,她就在姥姥的守护下长大,智能手机出现后,曾经的孩童化身姥姥的“小老师”。在她看来,教会姥姥使用智能手机,让因为地理距离而“走远”的亲密关系又回来了。
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一道“数字鸿沟”横亘在一些中老年人和数字生活之间,令他们无所适从。不过,随着“互联网原住民”长大成人,他们渐渐成为长辈的“小老师”,“数字反哺”也成为他们与长辈交流中的关键词之一。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42所高校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3035份,95.19%受访者教过父母、祖辈或其他长辈使用电子产品,其中91.86%受访者会在过年返乡或放假回家时教长辈,远程语音或视频指导(33.81%)和远程截图、制作引导图(20.89%)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带长辈一起拥抱数字生活
“首席智能产品助手”的地位不可撼动,源自倪梦绮平日里孜孜不倦地答疑解惑。60多岁的奶奶几年前开始学习使用微信,从怎么发语音、怎么视频通话,到怎么发朋友圈、给别人点赞,遇到想学的问题她都要问倪梦绮。奶奶也在追赶电子产品潮流,看到别人发视频,也想试试看,在孙女的指导下,她学会了拍视频、把日常生活和好看的风景发到App,再分享给她的朋友。
倪梦绮还专门教了奶奶怎么用平板电脑。“老人平时能娱乐休闲的项目不多,奶奶喜欢看电视剧,因为电视的点播功能太复杂,手机屏幕又太小、看视频太累,我就把用平板电脑刷剧的功能教给了奶奶。”在倪梦绮看来,智能电子产品的确使用方便,应该让长辈也享受它们带来的便捷和新功能。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教长辈使用最多的是智能手机(94.76%),此外还有电脑(30.51%)、智能电视(28.20%)、平板电脑(20.13%)、相机或摄像机(8.11%)、智能手表及VR眼镜等穿戴设备(7.91%)、智能音箱(7.38%)等。28.17%受访者会主动教长辈使用新产品、新功能,29.69%受访者在长辈询问如何使用时会教他们,还有42.14%受访者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受访者教长辈使用的电子产品功能包括聊天通信(83.03%)、拍照或录制视频(53.77%)、手机支付或网上银行(45.04%)、在线购物及点外卖(38.91%)、观看短视频(36.64%)、发表情包(34.40%)、朋友圈分享等动态发布(25.40%)、查阅新闻(22.21%),等等。
早在智能手机刚兴起时,汤桂圆就鼓励父母赶紧学习新事物。“这是未来发展趋势,如果将来别人都用,你不会使用,就像别人开车、你只能骑自行车,一定会落伍。”但当时父母很抵触,觉得不会网上聊天,打电话也很方便,不用电子支付,现金也一定能解决问题。
直到后来,父母慢慢发现,向商贩售卖农产品时,商贩不再带现金,就带一部手机,一手转账、一手交货,没有手机支付账户很难交易。汤桂圆于是帮爸爸下载了软件、开通了线上支付账户、教爸爸怎样收付款,为了防止使用不当产生财产风险,他还嘱咐爸爸只在收款时使用。不过爸爸没有逃过“真香定律”,很快就发现平时买菜、加油,用手机支付非常方便,对手机支付逐渐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