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锚定未来(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未来产业是指由重大科技创新推动、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
“当前,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主要是为了适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盛朝迅表示,发展未来产业,主要目的是适应部分领域技术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的要求,探索“无人区”技术突破,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安全可控。
未来产业有什么特征?综合有关智库和专家观点,其发展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四“新”。一是依托新科技。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并依托于技术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引领新需求。未来产业不仅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还将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三是创造新动力。未来产业将引导市场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聚集,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拓展新空间。未来产业将帮助人们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拓展新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这样看来,未来产业潜力十足、前景广阔;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未来产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区分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了解未来产业的这一特点。
盛朝迅解释,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是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但将二者对比来看,支撑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属于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通常处于加速突破及爆发增长的前夜,能够满足人类的根本需求或潜在的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其技术性能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或体验更好。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一定体量规模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对应技术进步S形曲线的第二阶段和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而未来产业主要处于技术进步S形曲线的第一阶段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孕育期,从发现、培育到产业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在描述未来产业时,这是常常会被提及的一句话。正是这样的特性,决定了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前瞻布局、充分谋划、培育发展。
布局各地
政策引领、规划先行,各种要素正在汇聚
高密度头脑风暴、技术研讨、试错优化……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集中攻关;聚焦于新一代生物药物、生物材料等技术,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的10余位跨学科特聘研究员、博导,正着手推进项目研发。在浙江省杭州市西侧,有一条绵延39公里的城西科创大走廊,串起了一批高能级的科创平台。许多关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动能,正在这里激荡。
在支持未来产业发展方面,浙江省走在前列。2022年初,浙江出台《关于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成为浙江未来技术创新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试验地、未来场景应用引领地、未来产业发展集聚地。
2022年8月,浙江省经信厅公布了首批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有8个主体入围,分别是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人工智能、德清北斗地信、海宁第三代半导体、空天产业(无人机与卫星互联网)、未来网络(6G)、中国眼谷眼健康、宁波柔性电子和绍兴市越城区第三代半导体。可以看到,8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可谓特色鲜明,它们依托所在区域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实现了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的规模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