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萍代表:搭建海洋碳汇交易平台探索蓝碳经济发展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欧阳易佳)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孔凡萍带来了《关于支持先行先试发展海洋碳汇经济的建议》,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先行先试发展海洋碳汇经济,加快推动绿色转型。
孔凡萍介绍,山东省威海市拥有968公里海岸线,占全省1/3,海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倍。近年来,威海市锚定“抢占海洋碳汇发展制高点”目标,搭平台、强产业、促交易,搭建海洋碳汇发展基础架构,探索蓝碳经济发展路径。
在大力发展蓝碳经济的同时,孔凡萍提出了一些亟待攻克解决的问题。她在调研中发现,海洋碳汇作为新生事物,在探索发展路径过程中,面临海洋碳汇项目审核缺乏顶层设计,交易市场缺乏拓展能力,基础研发缺乏强力支持等现象。
“目前,海洋碳汇无法进入CCER全国交易市场,各地只能通过自主搭建区域平台进行交易试点,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孔凡萍建议,尽快搭建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在制度设计上,将海洋碳汇纳入碳市场框架,与已有碳配额市场有机结合,以市场化手段激励海洋碳汇相关主体在技术、生产等环节,积极寻求新方式增加海洋碳汇,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如何规范海洋碳汇产权上,孔凡萍建议,一是明晰产权归属,建议通过立法确认海洋碳汇产权,将相关权利涵盖在海域使用权之中;二是完善交易模式,建议加快建立一整套的海洋碳汇抵押、质押登记及公示制度,通过质押、担保、融资租赁等市场流通方式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海洋碳汇市场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际社会已经将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碳汇能力纳入现有的政策框架。孔凡萍建议,积极发展用于蓝色碳汇的基金项目,为国内蓝碳项目发展提供支持保障。建议国家支持先行先试地区发展蓝碳信贷、债券、保险、基金,探索蓝碳期货、期权和蓝碳资产跨境转让,积极开发更多的蓝碳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