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亮丽底色(3)
如果说高耗能产业绿色低碳是做“减法”,那么提升碳汇能力则是做“加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战略的举措之一。”全国人大代表,荣华控股企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崔荣华表示,林果树种植具备较高的碳汇价值,建议开发“林果树碳汇”方法学,将“林果树碳汇”纳入区域及国家碳汇交易市场,建立“林果树碳汇”交易平台,指导开发各类“林果树碳汇”,为企业碳中和抵消使用。
科技创新金融助力 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果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不可持续,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表示。
在这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创新力量。“我国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要立足自主研发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要创造绿色产品,还要实现绿色制造。”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认为,要鼓励企业加大绿色环保塑料应用比例,建立绿色环保塑料的循环再利用标准和认证体系,鼓励各行业推动绿色环保塑料循环再利用。
磴口光伏治沙项目让沙漠换新颜。受访者供图
“利用戈壁、荒漠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助于生产更多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绿色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建议,开展金融、技术、产业等合作,探索光伏治沙最优发展模式,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机构支持。交通银行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支持力度,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投融资业务快速增长;兴业银行在“降碳减污”和高耗能行业“绿色升级”等重点领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完善绿色金融专业产品体系……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上年末高5.5个百分点,全年增加6.01万亿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绿色金融发展不均衡,存在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类机构支持能力发挥。比如,高耗能行业转型节奏存在不确定性;研发低碳技术时往往伴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有些绿色技术短期缺乏政策环境,市场对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缺乏稳定预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建议宏观上勾勒我国碳排放大致路径,微观上公布更新迭代的标杆技术指标,为金融企业评估搁浅风险提供参数来源;发挥好股权投资、保险等非银行机构和非信贷工具作用,支持好绿色新技术发展;根据新技术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帮助新技术形成可持续的新商业模式,使新技术尽快实现进入金融市场化支持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们将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支持绿色金融工具发展,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助力经济绿色转型,使得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发布会上表示。
附“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
之一 提信心、稳预期: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兼顾当前和长远
之二 适度加力、精准提效:财税政策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