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三年我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人民要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3-10 09:34:06
浏览

  抗疫三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的创造伟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新冠疫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三年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在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强大动力。

  世界经济遭受疫情反复冲击

  准确认识世界经济形势,才能正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方位。三年来,全球疫情持续反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几经波折,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经济增速总体放缓。疫情暴发后,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普遍实施较大规模财政金融刺激政策,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经济复苏,但疫情冲击的“长尾效应”仍存在,全球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明显减弱。特别是随着前期刺激政策退出,流动性收紧累积效应逐步显现,投资消费和贸易进出口明显走弱,2023年世界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2020—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为-3.1%、6.0%、3.2%,预计2023年仅增长2.7%。

  全球通胀水平居高难下。由于实施大规模宽松政策,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分别由疫情前的4.2万亿美元、4.7万亿欧元、573.7万亿日元大幅攀升至8.9万亿美元、8.8万亿欧元、742.2万亿日元,导致流动性泛滥,加大全球通胀压力。此外,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循环,加之乌克兰危机等,加剧了全球能源、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IMF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全球通胀水平分别为3.2%、4.7%和8.8%,预计2023年仍将处于6.5%的较高水平。

  全球财政金融风险持续累积。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推高债务水平,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球债务规模达全球GDP的343%。随着利率水平进一步上行,全球债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疫情暴发初期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行,此后在大规模宽松政策推动下,短期内出现大幅反弹,泡沫明显加大。2022年以来,美联储连续8次加息共450个基点,全球流动性逐步收紧,非美元货币一度出现大幅贬值。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攀升,经济金融风险加大。

  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加大。世界经济下行影响全球总需求,国际人流物流受到疫情严重阻断,全球贸易投资大幅下行。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20—2022年全球贸易量增速分别为-5.2%、9.7%、3.5%,三年平均增速仅为2.5%。各方普遍更加重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调整重构,本土化、区域化特征日趋明显。特别是个别国家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借机强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将经贸合作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大搞意识形态对立、阵营对立、零和博弈,严重影响世界经济运行效率。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抗疫三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经济发展成就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

  经济保持较强韧性,是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我国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积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外部风险传导冲击,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复苏,并顶住多轮疫情冲击,保持恢复向好态势。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实现8.4%的经济增长,2022年顶住下行压力保持了经济增长。2020—2022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4.5%,是二十国集团(G20)中年均增速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增速大幅高于美国(1.7%)、欧盟(1.1%)、日本(-0.4%)等主要经济体,较世界经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年均增速分别高出2.4、3.4、1.7个百分点。三年间,我国GDP增量约3.5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增量比重超过1/4,是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各方普遍看好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IMF预计我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2%,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