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记(人民眼·育好用好乡土人才②)(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4-07 07:54:07
浏览

  “自从用上了无人插秧机,干活不累,秧还插得好。”韩金金指着田里的秧苗说,“合作社社员都用上了这样的无人插秧机,农业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大大提升。”

  “多亏市里这些年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让我们了解到这么智能化的耕作方式。”刘地感慨,“小时候常听父辈们讲‘脚上泥多,田里不愁’,光知道种地要吃苦出力,不懂得科技兴农。”

  过去,刘地家里只有几台老式收割机、拖拉机,农忙时帮人收运粮食。后来,他创办了合作社,但农机服务的范围仍然有限,难以打开市场,“我们想购置新设备提升服务,可看着这些智能化农机,心里直打退堂鼓。”刘地说。

  “我也没少吃不懂现代农业技术的亏。”淀山湖镇金家庄村村民朱兴林说。20多年前,他承包了30亩水塘养大闸蟹。买蟹苗、种水草、喂饲料,一年没少忙活,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养殖技术,他家养的蟹个头不大,产量也不高。

  2016年夏天,当地出现连续10多天的高温天气,朱兴林家的不少螃蟹爬上水塘护坡。起初他没太在意,没多久,螃蟹大量死亡,当年几乎绝产。“后来才知道,养蟹最怕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水草腐烂,导致水体污染。”朱兴林说。

  类似的遭遇,周市镇东方村番茄种植户潘明春也经历过。前些年,他发现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小番茄好看又好吃,颇受消费者青睐,就买种试种,结果种下的果子大面积减产。“我是按照大棚种大番茄的方法种小番茄,后来才知道,两者差别大,部分种植环节的管理方法很不一样。”

  “很多农民有发展现代农业的热情和意愿,肯吃苦出力,但是缺技术、少经验。”昆山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与信息化科科长周谧说,“这种形势下,需要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农民投身乡村振兴。”

  2016年1月,昆山市开始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培育、管理、服务机制。

  “对于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主要工作时间从事农业、主要收入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达到初中及以上学历要求的,均可自愿申报并予以认定。”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姜锋说,“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给予教育资助、创业扶持、金融支持等激励政策,让有热情、有意愿的农民有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持续培育

  政府出资支持农民免费上大学,结合农业生产需求开展专项培训

  相比从前,刘地的合作社如今大变样。

  “最重要的是经营理念变了。”刘地说,“过去我们只在农忙时节提供简单的农机服务,现在我们采用‘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包括日常田间管理、后期加工销售等‘全托管’服务,一年四季无空闲,提高了合作社的经营效益。”

  新理念,是刘地在课堂上学来的。2018年10月,他申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并通过认定,后来又报名参加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大专班,系统学习农技服务、现代农业经营等方面的知识。“政府出资,学费全免,鼓励我们新型职业农民上大学、长本事。”刘地说。

  农机设备也换了。走进刘地的合作社,各式各样的新设备整齐摆放,可服务耕、种、管、收、加等各环节。“这些设备都是我们这几年陆续购置的。大学课堂上讲到不少新农机的操作使用方法,我们课上学、课下练,现在合作社的社员都会用。”刘地说。

  免费上大学,让巴城镇联民村村民邹建星也长了不少见识。

  “水草种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一堂养殖课上,授课老师提问。

  邹建星答不上来,“原先水草都是随意种植,这里头难道还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