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账里的乡村振兴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5-26 07:32:06
浏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新时代新征程,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继续往前走,推进农业现代化有什么好方法?让生活越来越美好,农民有哪些新期盼?

  前不久,记者赴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头道河村蹲点调研。

  滦平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隶属承德市。付营子镇东距承德市区30公里,西距滦平县城50公里。头道河村为付营子镇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有3个自然村、490多户、1700多人,国道112线、101线在村内交会。

  同村民们谈心,采访村镇干部,一起细算这些年的收入账、支出账和振兴账,从一家一户的账本感受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从一村一镇的变迁感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心气底气。

  收入账——

  “销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早先一天挣100多块钱,现在一天能挣四五百块钱”

  “突突突,突突突……”拖拉机翻开土浪。

  跳下拖拉机,58岁的王德印冲记者招手:“来啦?地翻得差不多了,天气再暖和些就能把苍术苗种下去。”

  “我们这儿山地多、水质好,种植的中药材特别受市场认可,苍术能卖到60多元一斤。”王德印说,今年他和4名村民一起承包了120亩土地种植苍术。

  近年来,头道河村利用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和林果产业。目前已有90余户、近20%的村民种植中药材、果树,亩均纯收入超过1200元。

  王德印说,前些年,在政府30万元贴息贷款的帮助下,他还开了养鸡场。

  村民衡春从货车上卸下一箱带鱼,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批货是从网上订的,两天就送到了。”

  51岁的衡春在国道112线旁经营着一家商店,主营食品、副食品批发。谈起这些年收入的增长,他讲起了“轮子的故事”。

  “2000年,我骑的是两个轮子的摩托车,走街串巷卖火腿肠和调料。后来货越进越多、越卖越好,我把摩托车换成了三轮车,又升级成了五轮农用车,再到这辆6个轮子的大家伙。”衡春指了指停在院里的货车,“车轮子越来越多,销售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早先一天挣100多块钱,现在一天能挣四五百块钱。”

  2022年,头道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100元。“生意越做越好,离不开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衡春说,“以前是什么货便宜我进什么,现在是什么东西好我进什么。”

  医疗兜底,护村民健康。

  “我和弟弟的名字叫守山、守才,我给儿子们起名海峰、海明和海杰,到孙子辈,名字是宇航、世航。”68岁的张守山说,“父母给我们起名字时,想的是‘守’,能守住这份日子就好。到我们给孩子、孙子起名字时,想的是让他们长大后多见见大山大海、走向世界。”

  医疗负担的减轻让张守山感触很深。去年5月,他的妻子在承德的医院做了一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报销了3万多元。

  “过去农民得了大病,去医院一折腾,可能就把家底掏空了。现在开车半小时就能到承德市区的大医院看病。政府推出新农合后,我们全家都加入了,能报销不少住院费用。”张守山说。

  目前,头道河村新农合参保率达92%,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还能享受定额资助参保政策。

  好政策是最大的帮扶。

  2013年,邢莲花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那时小女儿还小,我一边在周围打些零工,一边照顾孩子,日子过得不容易。”

  2017年,邢莲花被正式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接踵而至——

  提供公益性岗位。5年多来,邢莲花一直担任村里的公共卫生保洁员,每月有300元的收入。

  发放庭院经济奖补等补贴。“庭院经济奖补一个季度有1000多元。”

  兜底保障给到位。“新农合方面,我和女儿今年一人只需要交70元,减免了280元。”

  孩子接受教育享受“两免一补”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