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新亮点丨如何激活欠发达区域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之二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08 20:25:07
浏览

区域发展新亮点丨如何激活欠发达区域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之二

新华社杭州6月8日电 题:如何激活欠发达区域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之二

新华社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今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各地针对欠发达区域精准施策,挖掘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推动这些地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跟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

如何进一步激活欠发达区域新动能?怎样扬长避短实现区域产业科学布局?如何更好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近日,记者在长三角多地走访,就这些问题深入调研。

高速、高铁打破区位劣势

地处皖北的宿州市是全国主要的农业主产区之一,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地政府正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记者在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调研时看到,安徽屹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元的消毒剂和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一期主体已拔地而起,正在进行地面施工和设备采购。

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晓宁说,开发区对前来落户的企业优中选优。化工园区内不少企业都是领域内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受制于要素成本等因素,在江浙沪发展空间受限。皖北地区敏锐地捕捉到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的机遇,宿州经开区已落户37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双主导产业打造发展新引擎。

区域发展新亮点丨如何激活欠发达区域新动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之二

图为地处皖苏交界的安徽滁州来安县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内,工作人员在一家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生产线上忙碌。新华社记者刘军喜 摄

记者调研发现,在土地资源紧缺的长三角地区,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链配套完善以及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欠发达区域的空间潜力正逐步被激活。

在位于浙江北部湖州市的浙江利羿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车间,记者看到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3C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构件源源不断下线。利羿精密位于湖州市长兴县与安吉县交界处的产业合作区内,区位条件先天不足。如今,新建的高速、高铁项目通车扭转了这一劣势,投资成本优势正加快转化为新动能。

“成立1年多来,已累计招引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相关项目7个,去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93亿元。”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国胜说。

反向、双向飞地带来新活力

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随着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飞地经济”在长三角区域发展迅猛。“反向飞地”、两地互设的“双向飞地”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曹贤忠认为,“飞地经济”实现区域创新资源与产业结构互补,特别是有助于弥补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匮乏的短板。

在杭州市滨江区一幢写字楼内,记者看到了由滨江区与温州市泰顺县出资租赁场地设立的“滨泰科创飞地”。与以往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办厂设“飞地”不同,浙南山区县泰顺“反向”到科创要素更为集聚的杭州滨江区设置“飞地”,探索出“研发在飞地、制造在泰顺”的新模式。

“滨江的国际级配套为泰顺所用,双方协商分红,形成合作良性循环。”泰顺县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董夫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