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经济聚焦)
金融总量大幅跃升,市场格局日趋完善,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新时代十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锚定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服务绿色低碳转型的示范样板、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的试验区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稳步推进。
在6月8日召开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组数字引发关注: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达到约8627亿元,占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3%。
新时代十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金融总量大幅跃升,市场格局日趋完善,核心功能持续增强,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地位更加凸显。
核心功能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效不断提高
上海金融业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其核心功能的持续增强。
金融要素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地区之一,货币、股票、债券、期货、票据、外汇、黄金、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齐备。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再保险的“国际板”建设又正式启动,将面向全球开展再保险业务交易。
2022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达293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7.6%、12.6%和23.8%。
从横向看,2022年,上海证券市场首发募资额全球第一,现货黄金交易量、原油期货市场规模均居世界前三。
登陆资本市场是科创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一步,设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科创板正在打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最后一公里”。科创板设立以来,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2.0、做市商制度等相继推出,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的上市包容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品牌示范效应、科创成长效应逐步显现,也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5月末,科创板已上市企业528家,累计首发募集资金8223.6亿元,总市值6.7万亿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效不断提高。
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上海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服务能效不断提升。
银行信贷是科创企业融资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科技履约贷”“科创助力贷”等科技专属信贷产品持续完善,形成了专利许可收益质押融资模式、科创企业专属评级授信模型等创新成果。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52%。2022年,市融资担保中心承做政府性融资担保贷款规模同比增长45%,其中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占比约为57%。
注重发挥科技保险作用,扶持国家战略产业,也是上海金融的特色。上海积极发挥科技保险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管理功能。截至2022年底,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万亿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累计为176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
资管能力加速提升,全球资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
管理资本的能力和总量,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另一个评价维度。上海在打造国际资管高地上也有重要突破。
资产管理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资本的桥梁。上海高度重视资产管理行业发展,2021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目前,上海资产管理发展已取得初步进展,各类资产管理规模约占全国的1/4,其中公募基金、保险资产管理占全国比重达1/3,特别是权益类基金规模占全国近1/2,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居全国首位。上海集聚了一批资管龙头机构,资管产品体系日益丰富,金融人才储备也较为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