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门源 电商连通更大市场(脱贫地区回访)
图①:2020年6月18日,本报经济版推出报道《回到大山,是为翻过这座“山”》。
资料图片
图②:门源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商品展示货架。
图③:从门源县发出的快递运输车辆正行驶在道路上。
图②、图③为本报记者贾丰丰摄
核心阅读
直播带货连通更大市场,精细管理提升产品价值,借助平台推动产业升级……3年间,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马家兄弟俩,一步步找到新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这片热土徐徐展开。
3年后再见,马兴全、马兴军兄弟俩更忙了。
故人相逢,让人期待。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城出发,约摸一个小时,就来到了位于皇城乡马营村的老牧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见面后几句寒暄,依旧亲切,记者提议先到养殖场转一转,他俩爽快答应。
难怪更忙了!从饲草区到养殖区,再到冷库区、发货区,一路边走边看边聊,变化可真不小:牛羊数量更多了、大棚面积增加了,还增设了玉米膨化区、240吨容量的谷仓,购置了两辆撒料车、近200头西门塔尔繁殖母牛……不过最有意思的,还得从仓库旁的直播间说起。
一个直播间,畅通销售渠道
“砰”的一声,打开300瓦的补光灯。灯光明亮柔和,洒向房间角落里的一张桌子、一个直播支架。
“直播时,我们会挂上新鲜的牛羊肉,顾客看上哪块我们就切哪块,现场包装,当天发货,大家买得放心,我们也卖得省心。”马兴军说,“如今,直播已经成了我们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基本每天都会直播一场。”
聊着如今经营很好的直播间,兄弟俩回忆起2021年9月19日的第一次直播。“要是没人看怎么办?应该说些什么?怎样才能避免尴尬?”带着紧张的心情,兄弟俩点开直播间、把商品链接挂上小黄车,“没想到直播效果超乎预料的好,短短一个多小时,5000多人次观看、十几个下单,成交额达到4000多元!”初次试水成功,给兄弟俩增加了不少勇气。
“这不,我们还经常拍短视频。”马兴军掏出手机,点开短视频平台,随着手指上划,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短视频依次加载。“你看,平均浏览量都在好几千,点赞、评论的也不在少数。”说着,马兴军随便点开一条《雪天赶场》的短视频,空旷的天地、白雪覆盖的原野,还有牛羊此起彼伏的叫声,配上风格浓郁的草原歌曲,粗犷而又生动。再仔细一看,播放量超4.5万。“越来越多的留言反馈也让我们体会到,咱门源的好风景自带流量!”马兴军难掩自豪。
“只有不断提高直播技巧,咱的牛羊肉才能被更多人了解。”前年,省里组织线上直播培训,兄弟俩赶紧报名,回来后又不断总结经验,让销量有了新的提升。“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我们线上线下的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580多万元,其中线上销售占七成以上。”马兴军说。
当天南地北的流量来到草原深处,涌入马家兄弟的养殖场,增加的是人气,带来的是效益。“还有一些顾客会私下通过电话、微信联系我们,他们中很多都是回头客。”整整21本销货清单,厚厚一摞,马兴军边翻边感慨,“线上渠道只是一种形式,做生意,说到底靠的是诚信和品质。”
一条产业链,创造更多价值
毛色黑亮、四肢结实,挺着粗壮的双角,在马家兄弟的养殖场里,800多头牦牛正悠闲进食,除了鲜明的外貌特征,黄色耳牌也是它们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