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进口水果摆上“中国果盘”(探访“水果大国”消费新趋势(上))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28 09:37:06
浏览

越来越多进口水果摆上“中国果盘”(探访“水果大国”消费新趋势(上))

 

  观众在第五届进博会上了解进口水果。
  唐 克摄(人民视觉)

 

越来越多进口水果摆上“中国果盘”(探访“水果大国”消费新趋势(上))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国际水果交易区内,商贩正在用叉车卸货。
  本报记者 孔德晨摄

 

  近日,“榴莲盲盒”的话题火了起来,超越上届“网红”智利车厘子,一跃成为“顶流”。细数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水果,菲律宾鳄梨、柬埔寨香蕉、泰国金枕榴莲、智利车厘子……这些“洋”水果频频刷新“存在感”,成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水果品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消费着世界近70%的西瓜、近一半的苹果,也是猕猴桃最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入实施,低关税、快速检验检疫等政策出台,越来越多进口水果进入中国市场,被摆上中国家庭的“果盘”,满足了消费者多元需求。

  这些年来,进口水果价格、种类、数量有什么变化?中国消费者感受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第一棒:批发市场

  “这是个‘勤行’”

  “我们在澳洲水果产地有自己的农场,当地果农按照要求种好水果后在工厂包装好,空运直达我们这里。”北京新发地进口水果展销中心私营业主马涛告诉记者,他们是进口水果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流通的“第一站”,也是连接产地与商超、电商、社区团购等经销商的纽带与桥梁。

  深夜12点半,新发地进口水果展销中心零星灯火闪耀,辐射整个京津冀地区、北方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逐渐“苏醒”,即将开始一天的忙碌。

  “这是个‘勤行’。”马涛和朋友正从满载一车火龙果的卡车上卸货,他告诉记者,凌晨2点起陆续会有人来采买,他们开始忙于走货,走完货约早上七八点钟,算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一些档口、散户来购买。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正说着,马涛仓库的门开了,浓郁的榴莲香味扑鼻而来。他告诉记者,他是北京最早一批做猫山王榴莲的商家,入行已有约15年了,如今不仅在国内福建、河南、东北等多地经营,在国外产地也有自己的农场。“头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水果品类不多,最早是新西兰的奇异果、秘鲁牛油果很受国内消费者青睐。”马涛说。现如今,新发地的进口水果从市民常见的车厘子、澳柑、火龙果、榴莲、红提、新奇士橙、菠萝蜜、奇异果、香蕉,到不常见的巴拿马凤梨、泰国红宝石柚、比利时长柄梨等应有尽有。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植物检疫要求公告,截至2022年底,去年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16种鲜食水果签署了输华检疫要求。在进口水果准入不断增长的推动下,2022年中国水果进口仍呈上升趋势,全年总额达到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92.1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水果进口总量为733万吨,同比增长4%,相比于2012年的不足345万吨,进口量十年翻了一番。

  不仅品类更加丰富、数量更多,马涛觉得客户对水果品质要求也有了明显提升。“以前水果店来我们这儿拿橙子,喜欢一款外观口感都一般但出汁量大的品种,用来做果汁成本较低。”马涛说,“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对橙子品质、口感和甜度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就会选择用其他品质更好的橙子。”

  “我们这行赚的是辛苦钱,一天24小时不间断忙碌,例如这车火龙果,品质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但一箱其实我们也就赚一到两块钱,这一车能挣个1500元到2000元左右。”谈及盈利和收入,马涛坦言:“这也没准儿,水果变化太快,若行情一下不好,我今天挣这些,明天说不定就赔钱,盈利和亏损每天都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