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挑上“金扁担”(夏收一线探访②)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6-30 08:03:07
浏览

  夏粮收获,颗粒归仓,记者走近各类种粮主体,跟他们一起细算收入账。一笔笔种粮增收账背后,凝聚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全方位支持,折射出农业生产方式的喜人变化。

  政策真金白银,6亩地补贴1392元。“田保姆”托管,每亩节本增效220多元

  仲夏时节,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枣行村晒场上,一台台运粮车进进出出。扦样、装袋、过磅,晾干晒透的麦子散发出阵阵清香。

  “含水量不到14%,符合入库标准。”粮食经纪人庄良武麻利地测完小麦水分,招呼着大伙儿把小麦扛到车上,准备拉到隔壁庄留村的中转库。

  拿到7200多元卖粮款,粮农孙运涛笑逐颜开:“家里6亩麦子全卖了,一斤1.22元,经纪人上门收,省心省力。”

  在枣行村,像孙运涛这样自己种粮的农户,约占1/3。

  夏粮收入咋样?

  孙运涛掰着手指细算账:这季小麦,每亩种子花了100元,旋耕、机收费用140元,肥料、农药100多元,刨去成本,6亩地纯收入5000多元。“这些年,政策越来越好。从粮食直接补贴、耕地地力补贴,到非直播稻补贴,一年的补贴加起来有1392元,都通过一卡通打到卡上。”孙运涛说。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今年以来,粮食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比去年每斤提高2分钱。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扩面、增品、提标”,农业保险持续发挥“保障伞”功能,我国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13个粮食主产省全部产粮大县全覆盖,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政策真金白银,给农民吃下定心丸。社会化服务让农民种地更加省心。

  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依托“一条龙”或“菜单式”托管服务,许多农民种粮更踏实。“5亩小麦托管给亚夫农业合作社,从种到收不用自己上手,腾出时间打工,多挣了一份钱。”涟城街道荷缘村村民王爱志说。

  “田保姆”种地效益如何?

  荷缘村党总支书记邹亚军算了笔账:农户自己种,耕种管收各环节每亩大概要花将近220元,托管只需120元,一亩地节约近百元;合作社科学种植、标准化作业,每亩还能增产100多斤小麦。一减一增,一亩地能多挣220多元。

  今年麦收期间,荷缘村又有50户村民签订了下一季的托管协议。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支持各类服务主体集中连片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托管等服务,推动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4万个,服务面积超过18.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过8900万户。

  好农机就是生产力,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种麦,亩均纯收入500多元

  夏至一过,山东省汶上县的田野里恢复了宁静。“夏收扫完尾,收割机就可以歇歇了。”郭仓镇郭仓村的农机大院里,雷沃农业机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波波正在保养农机。每年5月底,他带着合作社的机手南下,从河南、安徽一路收割到山东济宁一带,然后赶回本地收麦。

  “一年有一大半时间跟农机打交道。”在85后郭波波的眼里,好农机就是生产力,他细数先进农机的优势:“这种跟拖拉机配套的驱动耙,能把表层的土整得更细,不容易跑墒,还省油;这种条播机精度高,在1米之内播10颗麦种,能保证每颗都播到位,颗颗都能发芽,每亩能节约5—10斤种子……”

  目前,合作社在周边10多个乡镇流转2300亩土地,依托100多台(套)农机装备,建起标准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基地。“今年新买了9台北斗无人驾驶导航仪,现有拖拉机全配齐了。”郭波波说,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农民购买先进适用机具,让种地更加得心应手。夏收期间,收割机在前面收麦子,精量播种机紧跟其后抢墒播玉米,边收边种一气呵成,有助于延长作物生育期,提高秋收时的籽粒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