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罚单”落地整改完成 金融业务转入常态化监管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09 02:33:01
浏览

原标题:平台“罚单”落地整改完成 金融业务转入常态化监管

7月7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宣布,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并公布了对部分平台企业的行政处罚。结束集中整改的大型平台企业将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有利于形成积极、正向、稳定的预期,在合规稳健经营中,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

平台“罚单”落地整改完成 金融业务转入常态化监管

图片为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处罚依法依规、“一视同仁”

金融管理部门当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超71亿元,其中支付宝处罚约30亿元;对腾讯集团旗下机构财付通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共计近30亿元。

金融管理部门透露,针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过往年度在公司治理、金融消费者保护、参与银行保险机构业务活动、从事支付结算业务、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开展基金销售业务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据相关法规对机构进行处罚,同时还对两家机构中直接负责相关业务的高管人员实施了行政处罚。

记者了解到,此次对支付宝和财付通处罚金额相对较高,主要因为这两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客户众多、业务规模巨大。此次处罚,是对过往不规范行为的处理,随着整改工作的推进,两家机构合规改善,业务运行稳健有序。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处罚额度较高,但并不意味着金融管理部门改变了对平台企业、支付产业的政策取向和监管态度。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平台企业应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本源,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平台企业不断向金融领域拓展。在发展金融科技、提升金融便利性的同时,蚂蚁集团等平台企业也普遍存在无牌或超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监管套利、不公平竞争等违法违规问题。

2019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陆续对相关平台企业旗下的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对美团金融、滴滴金融等企业旗下的8家支付机构进行过处罚,也曾对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4家商业银行开展执法检查并予以处罚。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对各种所有制形式、从事各种金融业务的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开展执法检查。7月7日,针对以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金融管理部门还公布了对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实施的行政处罚。

转入常态化监管稳定发展预期

此次金融管理部门公布对蚂蚁集团等平台企业的处罚结果,引起市场高度关注。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平台企业金融业务集中整改工作宣告结束,大型平台企业将正式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

2020年11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对标金融监管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要求企业认真落实到位。

随后,14家平台企业纷纷推进自查整改:一些支付机构已向其他支付公司开放应用场景,实现线下支付条码与商业银行等互联互通;个人征信业务进一步规范,征信业务必须通过持牌征信机构经营;一些平台企业组建独立的金融业务管理部门,改进关联交易管理;叫停第三方平台存款业务,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工作成效逐渐显现。

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整改,金融管理部门表示,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经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