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既有铁路线桥梁“即换即通车”(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18 10:47:28
浏览

然而,新问题也随之而来。整孔换梁所需空间过大,未来的换梁机在稳定和升降上都有严格的限定。“四个转轴的步调必须严格保持一致,确保换梁机稳定,同时因为要躲避铁路线路上的接触网,换梁机还要考虑机械升降作业的空间界限……”在梁志新看来,这些难度加起来,比单片换梁难10倍。

方案探讨足足持续了两个月。其间,桥梁、机械、结构、电力等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不断对关键技术、稳定测算和模型分解等进行研究,光是大方案就推翻过三次。

“建立”与“推翻”,不断反复。最终,一个成功的切入点被找到——采用“两车夹一机”编组运行方式,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首创了“收折式”设计理念,让换梁机具备“整机换、运”的姿态转换功能。

这个方案解决了换梁装备的各个难题,达到在铁路运行过程中运、换两不误。“既能在既有铁路线上行驶运输,又不需对运输沿线接触网等附属设备进行迁改。”梁志新说。

至此,“太行号”具备了一体化施工能力,试验证明,其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使换梁工序及施工人员大幅减少,可实现“即换即通车”。

配套完成线上运输、施工应急响应方案

随着研发团队对技术思路的确定,另一个难题也随之诞生。

在既有铁路线上施工,不仅是一个单独的换梁机研发问题,同时还是一整套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

研发团队需要完成一套兼顾线上运输与施工的应急响应方案。

“大规模铁路换梁,绝非仅是简单的断线施工,涉及的是整个物资和人员运输。一旦过程中出现差池,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太行号”课题组负责人万鹏说。

为此,研发团队需要对样机进行系统试验测试,确保上线施工后万无一失。针对“太行号”研发及投用,铁五院与朔黄铁路公司达成这样的共识。

为确保“太行号”成功实现“天窗期”内整孔换梁作业,朔黄铁路公司提供专门试验场地,用于“太行号”的整体换梁试验。“双方合作,从生产组织、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同步创新管理模式,针对装备首次‘上线作业’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最终形成了换梁机全套换梁作业技术与安全管理体系。”万鹏认为,全套换梁作业技术与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我国既有铁路线维修养护机械化、智能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化应用经验。

“研发出‘太行号’只是第一步,为既有铁路线换梁施工提供全产业链的成套服务,是‘太行号’的最终目标。”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世豪说。

目前,研发团队已投入到对“太行号”的升级研发、设计之中。“我们要让‘太行号’满足24米、32米全工况、多种梁型的换架需要,继续为我国铁路既有线路快速安全维养与高质量迭代发展,提供补链延链的产业布局和可靠的工装保障。”说到“太行号”的大规模投用,万鹏信心十足。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