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上新”提速(2)
去年,便携剃须刀很受消费者欢迎,许多品牌敏锐捕捉到市场机遇。“我们马上进行市场分析,结合市场和客户需求,引入一些差别化的技术,尽量让产品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谈跃文介绍,最终这款产品以高速磁悬浮马达、进口精钢刀头、滑触开关3项改良优化产品体验,并专门设计简洁、轻便的外观,在家博会上一推出就获得良好反响。“我们原本的企划数量是一年3.5万台,2年7万台,结果第一个季度销量就达到7万台,成为我们近几年最大的爆款产品。”谈跃文说。
这样一款新产品,从构思到上市,历时10个月。首先是商品企划、营销、技术等部门共同商议,在2个月内确定产品定位;然后经历3-4个月的研发,期间做好功能测试、产品模具、制造调试等工艺;再经历3次试做,不断回到最初的企划营销,看是否达成了最初的设想;最后实现量产,进入物流和储货阶段。
“现在我们的研发速度不断提升,这是产品可以实现快速更新迭代的基础。”谈跃文介绍,过去,一个新品往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推出,而现在,松下在中国市场的大家电新品1年以内就能推出,小家电新品的平均推出时间大概在10个月,速度大大提升。
在一些市场观察人士看来,当前,新品的角逐日趋激烈,品牌也面临产品“上新”周期和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挑战,只有精准预判、敏捷反应、及时研发、落地产品、快速实现商业转换,才能领跑细分市场,占领品类份额。
不仅仅是家电行业。数据显示,去年天猫新品在线商品数同比增加137%,在一些趋势类目,新品更是井喷,例如摩托车装备的新品供给增长超过500%,预制菜的新品增长超过300%,收纳整理的新品增长达230%,儿童玩具和宠物用品的新品也翻倍增长,成为“上新”规模达百亿元的细分市场。
淘宝天猫市场部总经理暮珊认为,新品是推动品牌成长、引领消费趋势的重要载体,是获取新客的主要方式,也是市场变化下,企业保持经营利润的关键。
中国热卖的新品不断走向全球市场
基于中国消费者习惯而改良的洗地机热销海外,中式预制菜成为出海热门,多功能宠物用品赢得国外用户青睐……近年来,这些国内热卖的新产品、新品牌不断走向全球市场。
多家企业负责人在采访中谈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海外企业和品牌把生产和制造环节放在中国,是“中国制造”,但近些年,越来越多企业不光在中国制造,还在中国设计、研发,然后将新品向海外拓展,是实实在在的“中国创造”。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变化?
年轻消费者和电商的助力影响深远。数据显示,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呈现出很强的购买力,而且在品质和实用功能之外,也看重产品的外观和感性价值等,为产品创新赋予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电商成为新品的最佳“试验场”,来自电商平台的反馈第一时间触达品牌生产商,让更多数字洞察、柔性供应链、用户共创等成为可能。
去年,德芙与天猫成立了一支“新品特工队”,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孵化了黑巧薄脆、巧克力芝士脆2款新品,其中黑巧薄脆上市10天即成为德芙天猫店当年新品销量冠军,新客占比达76%。“和电商的合作,让我们新品研发时间缩短一半,可以更加敏捷、更有针对性地实现产品概念从0到1的落地。”德芙电商新品负责人高昊炜说。
当然,“上新”也不是盲目扎堆。有些产品从创新之初就更加贴合中国消费者习惯,实实在在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体验;也有些产品凭一时“噱头”走红,但由于功能、定位等原因,终究会回到市场的合理位置。在谈跃文看来,上不上新品、上怎样的新品,企业还是要有战略眼光。“我们不会刻意规定一年要上几款新品,或者一定要上新品,而是会更加关注新品是否真的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符合市场趋势,提升品牌形象。”高昊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