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 正在“长”出新粮仓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07-25 17:12:25
浏览

原标题:盐碱地上 正在“长”出新粮仓

  编者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问题。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我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有多大,目前利用情况如何,各地在盐碱地综合利用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展开了调研。

   早上七点多,张京磊像往常一样来到地里,眼前的第三茬苜蓿一天天长高,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收割了。到那时,只是肉眼观察苜蓿长势可不够,张京磊还要测量株高、生物量、品质等。

   为何测量?答案就在这片土地上。

   张京磊脚下,不是一般的耕地,而是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盐碱地。作为山东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草业科学创新团队的成员,张京磊要通过试验比对,筛选出适合在盐碱地上生长的苜蓿。“苜蓿是草食动物的重要饲料,具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苜蓿种植以收获茎叶等营养体为目的,相对于粮食作物,苜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更适合盐碱地种植。此外,苜蓿作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在盐碱地上种植3至5年苜蓿后,再轮作粮食作物,能大大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他告诉记者。

   和张京磊一样,全国各地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在盐碱地里挥洒汗水。完善灌排体系、调节土壤水肥气热、降低土壤盐度和碱度、选育耐盐碱品种……尽管研究方向各有不同,但他们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的目标却是相同的。

   变化悄然发生:旱碱麦、海水稻、耐盐碱油菜……曾经“白花花”的贫瘠土地,逐渐变得“金灿灿”“绿油油”。盐碱地上,正在“长”出新粮仓。

  意义重大 潜在粮仓待“唤醒”

   “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来种地,难拿二成苗”,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林波还记得当地老一辈人说起盐碱地时脸上挂着的惆怅。“据统计,山东有890多万亩盐碱地,其中黄河三角洲地区就有近700万亩。”李林波说。

   泛着斑白盐渍的盐碱地,曾是荒凉贫瘠、不毛之地的代名词。据了解,土壤盐碱化会引起土壤板结、肥力变差,土壤盐碱含量过高会导致作物无法有效吸收水分、养分,进而生长受阻,特别是会影响作物出苗,严重时甚至导致绝收。不同作物品种对土壤盐碱的耐受程度不同,不同盐碱类型对同一作物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而言,当土壤含盐量超过1‰时,普通作物品种的生长开始受到影响;当土壤含盐量超过3‰时,大部分作物品种产量明显下降。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唤醒”盐碱地这一“沉睡”的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盐碱地改良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李玉义在采访中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很多盐碱化耕地经过提质改造,可大幅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对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意义重大。可以说,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

   “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近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盐碱地都被视作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屡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