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保护红线 守护生态“绿线”(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对提高区域生态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联合对宁夏2020—2021年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状况变化、年度保护成效进行了评估。从数据变化可以看出,宁夏全区及各县(市、区)的植被覆盖度有所提升,间接提升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对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高吉喜说,我国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的类型、综合程度已经比自然保护区更为全面。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可以将各种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或生境都纳入保护范围,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完整性,物种栖息地或生境的连通性也得到了加强,如此一来,生态廊道效应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随之提升。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倡议入选联合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全球15个精品案例,“生态保护红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度创新”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的特别推荐案例。
30余颗“天眼”紧盯“过线”行为
红线划定难,严守更难。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工作中,科技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生态环境部组织建设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已投入业务运行。”王志斌说,平台综合利用30余颗国内外卫星资源,聚焦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自动化扫描和识别地表的局部变化,及时监测预警生态破坏风险——累计发现各类人类活动图斑3万余个,提供生态破坏问题线索2000余条,形成了支撑和服务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的卫星“天眼”。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还形成了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以及“人类活动监管、生态状况监测评估、生态破坏问题会商决策”3条业务链,实现了生态保护监管信息化、智能化、业务化运行。在平台上可以查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面积、红线片区个数、红线图斑个数、红线面积以及比例等基本信息,并综合利用“天空地”一体化立体监测技术手段,自动化扫描和识别地表生态变化,及时监测预警生态破坏风险。平台在发现疑似生态破坏问题后,还会及时与地方沟通核实,开展会商,督促问题查处整改等。
“在做好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上线和业务化运行基础上,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会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升级到2.0版本,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双碳’监测评估等业务应用联动起来。”高吉喜说。
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份建成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或具备监管能力,一些省份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加密遥感监测,启用移动核查系统和移动监管手机App。为加强监管,各地还结合实际细化了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规则。截至目前,浙江、江西、上海、山东、安徽、四川等地已出台了管控细则,其他大部分省市也已经在征求意见或即将出台管控细则。
依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生态环境部指导天津、河北、江苏、四川、宁夏等地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王志斌说,经过两年实践探索,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工作已形成生态破坏问题“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移送上报”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压实了地方政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主体责任,为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常态化监管提供了经验借鉴。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