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中流击水,护航经济稳健前行
原标题:新华社年中经济调研行丨采访札记:中流击水,护航经济稳健前行
政策无形,润物有声。
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护航,宏观政策更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维持了恢复向好态势,下半年宏观政策空间还有多大?如何更精准有效发力?
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新华社记者来到重庆、湖北、广东等地,深入多家企业,观察宏观政策如何“落袋”微观主体,又如何进一步产生“化学效应”。
成型、退火、切割、抛光……走进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隆满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条条生产线正有序运转,忙碌劲儿扑面而来。
在办公楼内,公司负责人王智给记者算了一笔“减税”账:过去三年,已享受各类税费减免合计超28万元;今年上半年又享受到了近6万元的税费减免。
“作为一家小微企业,这几年我们经历了订单不稳、疫情冲击等多重考验。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改善公司现金流,为我们减了不小的负担。”王智说。
一个“减”字,道出企业对轻装上阵、健康发展的期盼。
“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疫情期间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税费减了,活力加了”……调研中,记者所到之处,大企业或小企业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
“为了让税费红利精准直达经营主体,我们对享受优惠政策的办理流程和材料精简‘瘦身’,并通过电子税务局、税企互动平台点对点推送政策信息,努力实现‘送政策上门’。” 重庆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宋彬说。
减税降费,利当下而惠长远,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关键处。
9279亿元——这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规模,中小微企业对此感受最为明显。
近年来,在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下,税收收入占我国GDP比重从2018年的17%左右已下降至2022年的13.8%,剔除大规模留抵退税一次性因素影响,税负水平约15%。
以财政收入之“减”,换企业活力之“加”。
采访中,地方财政人士告诉记者,减税降费政策,一方面有力支持企业减负纾困,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财政收入增幅放缓。
除了减税,增支,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另一着力点。
今年以来,面对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财政支出安排处处体现“加力”:赤字率按3%安排,比2022年提高0.2个百分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进一步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一边是收支矛盾紧张,一边是支出需求增大,能否有效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调研时,记者了解到一笔专项债资金正“落地生花”,在着力扩投资的同时,也有效惠及民生。
新增病床300张,更加宽敞舒适的病房,更加电子化的住院信息管理……在南漳县人民医院,记者看到一座淡黄色的九层楼高现代化建筑,阳光下“外科楼”三个字格外醒目。
副院长袁启明介绍,这座去年6月落成投入使用的大楼改善了医院的诊疗环境。项目建设总投资8000余万元中,有3000万元是来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
“在财力增长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尤为宝贵。我们在选项目上下功夫,优先选择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民生保障项目,同时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湖北省南漳县财政局局长郭集东说。
强化“保重点”,这是记者在多地调研中的深刻感受。
辽宁今年已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49亿元,着力支持沈白高铁、京哈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广东安排专项债券资金3.18亿元支持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助力补齐县域基础设施短板;四川专项债券资金着力支持公立医院改建、扩建及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