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土地深处(4)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6-21 02:08:01
浏览

  辐射能力,在陈耀辉口中成了高频词汇。从吉林省科协的角度,他盘算的是,科技小院不能仅仅在这个区域发挥作用,还要有效辐射到吉林全省的65个县(市、区),让农民能把科技成果在自家田里落地。

  科技小院的辐射能力,在公主岭稻渔科技小院中,有非常直观的体现。

  王秋举在抖音上有个账号,记录小院的科研工作。育苗成功后,她一次次把小龙虾视频发上去,没想到接到了来自吉林全省各地的联系电话,想买小龙虾苗。王秋举想了想,干脆送给大伙得了。于是,小院培育的小龙虾苗,就这样送到了永吉县、德惠市、蛟河市、珲春市……

  对于这些小龙虾苗,王秋举和学生们可不是送过去就完事了。不但送货上门,还时不时留下学生们帮助养殖几天,完成好过渡。在蛟河市六家子村,这个“售后服务”一直跟踪到了小龙虾丰收时,学生们一起去帮忙把虾抓出来。而送往珲春市六道泡村的虾苗在迎来收获时,村民们还送来一个画着小龙虾的邀请函,请小院的科研工作者们去村里品尝小龙虾。

  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队伍

  在吉林省,科技小院已蔚然成风。

  陈耀辉表示,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与吉林农业大学高强教授在吉林省梨树县共建“玉米科技小院”,开启了吉林省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多年来,吉林省把科技小院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科技小院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高校育人和社会用人之间的脱节。

  最近这段时间,最让王秋举骄傲的是,6月7日,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三联水库嘉源农业小龙虾养殖基地,召开了吉林省小龙虾养殖推介会暨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科普宣传日活动。此前,5月底,吉林农业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在三联水库灌区挂牌成立,标志着吉林省首个寒地小龙虾苗最大培育基地正式落户伊通。在这里,占地1万平方米的虾苗大棚内,已经有数以万计的小龙虾苗在生长。

  “为什么骄傲呢?因为这些都是从小院走出去的学生在创业,他们将小院几年来的科研成果真正推了出去。”王秋举告诉记者。她期待着,吉林乃至东北的老百姓,很快可以真正吃到自己养的小龙虾。

  在科技小院这条路上,王秋举不是独行者。甚至在自己家中,她的丈夫也是吉林农业大学的教师,是另外一个科技小院的首席专家。

  而对吉林农业大学来说,科技小院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今,吉林省的105家科技小院,有67家是吉林农业大学的团队在运营。小院类型包罗万象,有食用菌、蛋鸡、生猪、黄牛、梅花鹿、樱桃、蓝莓等。

  张殿锋说,这几年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撰写了工作日志2000多篇,发表专利21项,发表学术文章110篇,举办科普活动54场,科技小院技术服务辐射面积535.24千亩,推广新技术28项。

  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队伍,正在吉林大地上涌现。

  “我们打破了学生与乡村的距离感,为学生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张殿锋说,不期然间,毕业生们选择留在吉林广袤田野中就业、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升。“可以说,小院帮我们在‘育才’环节中下好了‘留才’先手棋。”

  在吉林省,科技小院不只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也培养了大量的新型农民。截至2024年4月,吉林省各科技小院线上线下开展农技培训累计761场次,发布科普文章(短视频)485篇(个),技术辐射带动3万余农户,接待外来参观学习场次1000多场,学习人数2万余人次,创建了乡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