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度观察)(2)
贷款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利率自律机制成员参考市场利率变化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主要金融机构先后5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董希淼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
“推动存贷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引导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督促LPR报价行继续提高报价质量,巩固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的成效。
加强系统协同改革,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建设金融强国,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加强系统协同改革,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增添动力。
——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健全。
“金融服务送上门来了。”广东省广州市钟落潭镇龙岗村果度农场负责人曾艺敏最近拿到了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的300万元贷款,购买肥料及果树的资金有了着落。
果度农场里,黄皮、荔枝、龙眼等水果相继成熟,前来采摘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旺季供不应求。”曾艺敏想扩大经营,但前期投入已超千万元,再扩张资金缺口不小。这时,正在走访的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钟落潭支行业务经理了解到曾艺敏的资金需求,经过实地调查后马上为其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不到3天就发放了贷款。
“实现快速批贷,不仅靠金融科技提升风控水平,还要依靠进村入户、主动问需。”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总行行长宋海跃介绍,依靠贴近乡村的优势,坚持支农支小的定位,广州白云民泰村镇银行通过在白云区19个行政村设立“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站,工作人员走访农户590余户,将银行“窗口”送到企业、村民“门口”,将一家一户的资金需求、信用状况转化为一个个金融服务的精准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定位和功能,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坚守宗旨、回归本源,找准定位、优势互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不断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政策性金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主要做商业性金融干不了、干不好的业务;保险机构不断拓展和丰富保险保障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完善金融机构的定位,要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目标,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金融机构功能,引导金融机构牢固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表示。
——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持续优化。
“联系‘养老管家’,不到两小时,康复师就上门了。”近日,北京居民杨淑荣体验到了居家养老的便利。今年,杨淑荣投保了平安人寿保险,并由此享受到了“保险+居家养老”的服务新模式。查看症状、监测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康复师一系列专业操作过后,杨淑荣下单了康复套餐,定期预约康复师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