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向绿而新”的县域经济模式(2)
打破县域行业、企业、所有制界限,积极有效推动综合实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市场主体投身县域生态环境治理与县域产业经济发展。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能动性,鼓励拓展县域生态经济产业链发展,通过有效扩绿、增长,提高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效率和效益,保障县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第四,建构生态环境导向的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县域经济模式,就是要大力推动实施支持县域绿色生态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县域有效的政府债券、政府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开发性金融、环保贷等投融资模式,持续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战略。推动建立多元化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县域经济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第五,建构生态环境导向的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县域经济模式,就是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战略。坚持县域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健全县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县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县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最后,建构生态环境导向的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县域经济模式,还要持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战略。健全县域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域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健全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和社会经济民生发展的责任考核监督制度。
(作者系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新疆财经大学“天池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责编:杨曦、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