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40年 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改革开放40年·共话三农】垄上40年 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央视网消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
今年73岁的吉林省吉林市大荒地村村民乔明儒曾是大荒地村种植水稻的土专家,村里人都亲切的称他为乔老师。乔明儒正在指挥收割机手抢收最后一块有机水稻田。抢收完毕,乔明儒邀请记者到他的家中尝一尝今年的新米。
新产的大米,闻着香,吃起来特别有嚼劲。当记者问起种粮食收入的时候,乔明儒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一个账本。
这个账本记录了乔明儒从1984年到2010年种植水稻的账目。随着现代化农业的不断推进 ,乔明儒种植水稻的亩收入也从最早的300元钱,涨到了2010年的每亩1300多元钱。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乔明儒告诉记者,当地加快粮食产品供给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之后,他和村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乔明儒现在被评为高级农技师,除了土地流转收入外,他在农业公司上班也有固定收入,每年能收入七八万元。
吉林省粮食局大米产业处处长张长城表示,通过品牌引领中高端大米,吉林大米销量由2017年15亿斤,提高到2018年18亿斤,增长了20%。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2017年1200万亩,2018年增加到了1300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表示,农村改革开放40年,不论是粮食产量还是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的变化都是历史性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认为,40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改革开放。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农村的各种资源。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也需要依靠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至2013年的6亿吨,人均占有粮食增加了49%。
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六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了57.5%,主要农作物耕种水平超过66%,良种覆盖率已基本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