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付费讲座缘何“虽有人气尚无钱途”?
上周末北京的200场讲座中有近50场为付费
线下付费讲座缘何“虽有人气尚无钱途”?
周末的北京,大都有近200场讲座、沙龙在各个角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活动的主题也是五花八门:从图书分享和签售、手工艺品制作到出国留学、形象塑造再到时间管理、演讲与口才乃至AI技术科普……各色各样的主题讲座沙龙填满了这座城市。
在大众以往的印象中,绝大部分讲座是以免费和公益形式举办的,但随着“知识付费”概念的普及,付费讲座正越来越多。
机遇:线上付费讲座被指“贩卖焦虑”
“知识付费”概念自2016年起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得到、知乎、喜马拉雅、蜻蜓FM等线上平台陆续推出多款付费产品,内容品类遍布各个领域。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不同地点的用户在任何时间参与进来,是线上付费的最大优势。
但经历了两年持续的爆发,知识付费逐渐受到“贩卖焦虑”的批评,用户也渐趋理性。蜻蜓FM COO肖轶就发出了“知识付费凉了”的声音:“课程这个东西很重,大家压力很大。我们很多时候在学一些泛知识。”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线下付费讲座应运而生。
根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上周在京开展的付费讲座沙龙活动大概有50场左右。从类型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培训咨询、形象设计、情感关系等几个领域。
现状:“叫好不叫座”困局待解
这50场线下付费讲座,大都具有实用性较强、能及时反馈效果、针对特定人群的特点。
虽然场次不少,但正如前媒体人笛笛所说,这些付费讲座规模小、盈利难,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北青报记者发现,大部分付费讲座的价格在40元以下,高价讲座基本集中在形象设计领域,包括美妆技巧、服饰搭配、发型设计等等。比如上周日举办的一场新书签售会,入场门票售价49元,但参与活动的观众都可以收到作者的新书,该书在网上售价为33.8元。这样算下来,收费其实只是个名义,主办者想借此盈利几乎不可能,可谓“赔本赚吆喝”。而且很多长期参加免费讲座的听众,还不理解付费的模式,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显而易见,付费讲座想提高收益,自然希望扩大受众规模。但北青报记者发现,大多数讲座是以沙龙的形式进行,而不是在大礼堂、大会议室等。个中原因,“6-12人参与效果最好,超过12人所有用户的体验都会下降。”奥芝驿站咖啡馆的店主乔乔解释道,这家独立咖啡馆非常注重与用户互动,自今年3月以来,他们已经举办了10余场关于咖啡的系列讲座,“其实讲座属于给大家的福利活动,收费基本都用于场地和材料费了。”
突破:应放大线下活动的“交流感”
通常来说,用户在时间和金钱上投入的成本越高,参与时便会越专注、认真;对于活动主办方而言,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更好地观察用户的神态和情绪,得到及时的反馈,有助于提高讲座的质量,可谓双赢。可为何还 “有人气无钱途”?
看来,线下付费讲座想得到发展,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根据它来进行精准的定位:
线下活动在时间、空间上无法与线上竞争,但在参与感、互动性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或许是值得线下付费讲座主办方挖掘的点。
在乔乔看来,线下参与的魅力是线上讲座无法替代的:“在线下每次碰到的人、聊的话题、发生的事情都很独特。每个人都会带来不同的东西,可以遇到自己平时环境中无法相遇的人,可以自己去感受语言无法传达的东西。”
据统计,在线下付费讲座领域,形象设计和婚恋关系的内容最受欢迎。这跟用户的高参与度和两性互动形式分不开。
有人说,如果线上讲座是为“知识付费”,那线下讲座可以往“交流付费”的方向发展:主讲人并不是高高在上地在台上指点江山,而是要了解听众的想法,与他们沟通并帮助解决问题;还要创造氛围,让参与者愉快交流。
文/本报记者 崔巍 实习生 邓先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