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感受中国税务变革
上海12月11日 (记者 缪璐)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也是上海港高速发展的40年。地处中国大陆东海岸中部、“黄金水道”长江与沿海运输通道构成的“T”字形水运网络交汇点,上海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
资料图。 李林 摄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财务部总经理郭立仲至今仍记得,2012年至2013年间,上港集团下属冠东集装箱公司由于吸收合并事宜,负债增加、利润减少。就在快要撑不下去时,洋山保税港区增值税即征即退、国家重点公共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优惠政策的落地,让冠东集装箱公司“积蓄”资金近2亿元(人民币,下同),走出低谷。
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税务经历着由繁到简、简政放权的变迁。2015年之前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实行审批制管理,2015年将管理机制调整为“自行判断、备案管理、自主享受”,2018年企业则可以通过“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方式办理税收优惠。近年来,税务部门更是推出“网上办税”,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跑马路”的管理模式。
“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地,实实在在降低了港口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郭立仲举例说,集团的整体流转税税负下降66.8%,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在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上港集团母港集装箱吞吐量自2010年起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建成开港;2017年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23.3万标准箱,再创新高,领先第二名新加坡港650万标准箱。
中国税务政策的变迁不只让中国企业受益良多,也让外资企业感受到“宾至如归”。“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40年,也是外资企业获得重大发展机遇的40年。”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蔡司中国”)税务经理崔琴说。
蔡司中国是首批落户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外资企业之一。实际上早在1957年,蔡司就已进入中国市场,但直到20年前,蔡司才设立主要面向中国大陆的贸易公司。
从一家贸易为主的企业,发展到170多年来德国以外的首个企业级创新研发中心,蔡司中国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税收变迁。其中重点税源企业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在税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让崔琴记忆尤深。
当时蔡司中国与德国蔡司签订一份购买三坐标测量机的合同,货物从德国汉堡运至上海,于2016年5月报关,缴纳了56.16万元的进口增值税,但是公司申报抵扣时发现海关缴款书有重号现象。蔡司中国将该情况反映给税务部门,经过核实后不久就收到了同意抵扣的决定,崔琴说:“处置时间比我们预料的缩短了很多。”
自2013年至今,蔡司中国已累计享受出口退税8070万元。对于未来的中国税收工作,蔡司中国公司总裁福斯特(Maximilian Foerst)期待,能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出符合发展的减税政策;多途径、全方位地提供税务政策法规培训,及时传递新政解读,帮助企业识别风险点,继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