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转包后烂尾停摆 项目上马前应科学论证(2)
不仅账目不清楚,而且项目发包时,养鸡场有多少只鸡都是一笔糊涂账。“我们和村委会签订的《王付鸡场租赁合同》约定鸡场内现有3斤半以上的存栏鸡11000只左右。但是我们清点后发现,只有5180只存栏鸡,加上合同签订时至清点当日期间出货单的统计数量1468只,共计也只有6648只鸡。”付怀忠说。
仓促转手。记者调查发现,该养鸡场自转包后,一直在手续不全的境况下运营。“转包时,不让清点存栏鸡数量;承包后,原先养鸡场的营业执照我们无法继承,自己去相关部门申领,却说环保不合格,发不了证。没有齐全的证件,养鸡场的鸡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卖出去。”傅怀奇说。
对这一说法,新坝镇一位干部则称,为扶持养鸡场健康发展,他们愿意为养鸡场营业执照的申请提供帮助,但当事人并没有提出相关需求。
扶贫项目需多听取基层意见
转包运营宜“扶上马送一程”
记者调查发现,王付养鸡场此类烂尾停摆的扶贫项目并非孤例,全国多地也曾出现过。有的涉及层层转包导致资金短缺,有的涉及欠款多年导致烂尾,特别是一些项目上马时大肆宣。
海州区一些基层干部建议,扶贫项目性质特殊,不少群众都给予较高期望,宜选择收益稳定且能长期运营的项目,技术要求较高且风险较大的项目落地宜慎重。。
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原扶贫办副主任杨晓东认为,扶贫项目上马前应当充分听取熟悉基层情况的镇村干部、市场人士以及村民的意见建议,科学论证,把相关风险降到最低。
针对这一陷入困顿的养鸡场项目,海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稳妥处理相关矛盾纠纷,确保扶贫资产不流失,同时,通过完善周边道路、养鸡场内部设施等举措,协助承包人办理相关手续。
王付村多位村民呼吁,不仅选择承包人要慎重,还需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扶贫收益稳定惠及更多村民,避免出现工作队在时一派红火景象,工作队一撤项目烂尾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