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首家儿童临终眷注组织:癌症患儿的最后一站
北京首家儿童临终眷注组织,癌症患儿的最后一站
10岁的晚期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顺顺,归天于2019年6月22日,他在雏菊之家住了110天,是入住时间最长的孩子。
归天前,顺顺给妈妈做了一个手工戒指,妈妈厥后和雏菊之家的病房主管曹英说:“这是儿子送我最后的礼品,我百年后会带着戒指去见我的儿子。”曹英唏嘘:“孩子……很坚定。”
顺顺给妈妈留下的手工戒指。 新京报记者 吴宁 摄
雏菊之家是为罹患恶性肿瘤的孩子提供临终眷注的组织,是北京首个儿童临终眷注病房,创立于2017年,提倡者是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周翾。
见过太多孩子肿瘤晚期、离世前的疾苦和划分,周翾想为孩子们开展减轻疾苦的处事。
停止顺顺归天,雏菊之家吸收了21个孩子。在周翾看来,海内对儿童临终眷注的需求量和团队处事之间存在庞大空缺,儿童临终眷注之路漫漫。
给孩子最后的安静
临终眷注,是指从患者被诊断为大概不被治愈的疾病起,向患者和家眷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和顾问,以辅佐患者舒缓疾苦,直至拜别。
全国肿瘤挂号中心此前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3-4万名儿童肿瘤患者。
临终阶段,孩子的病痛和心理问题、家长的心理问题堪称熬煎,却没有专业医疗支持。从业24年,周翾亲目睹过很多次这样的人世间悲恸。
2013年11月,周翾赴美学习返来后,开始实验为病人提供临终眷注。
周翾的第一例这类病人,是9岁的山东白血病男孩。
周翾和团队成员一起,僵持每周2次电话随访,指导家长给孩子做医疗照顾护士。最后时刻,孩子妈妈在指导下,请了村医上门,备齐了止痛药、镇静剂和氧气,筹备好了最后的衣服。
孩子没有呈现憋气和疼痛,在尚有意识的时候,把眼光转向爸爸、妈妈,连说了三声感谢。然后,本身拔掉氧气管,三分钟后安静离世。
除了随访北京和周边的家庭,周翾也在网上开设云病房,为回家的家庭提供长途指导、开出止痛和镇静类药物,并开设舒缓门诊。
起初,周翾随访的孩子,病情偏多是白血病,跟着其他范例肿瘤的患儿增多,周翾发明,随之而来的许多症状无法在家节制。建树一间儿童临终眷注病房成了周翾急切的但愿。
在此期间,周翾探索着舒缓治疗和临终眷注在海内合用的模式,经验艰苦自不待言。周翾在身兼数职之余,凭着小我私家热情僵持,忙得不行开交。
建树临终眷注病房
周翾还把高中同学于瑛“拉下水”。于瑛在团队认真的事情之一是财政。21名大夫护士志愿构成医疗团队,共同周翾一起做这项处事,2014年起,上海慧慈公益基金会慈燕团队的志愿者也插手,志愿者今朝近30人。
2017年,雏菊之家在松堂医院开设,这是北京第一家儿童临终眷注病房。
雏菊之家55平米的一室一厅,打造了一个宁静、温馨的情况。淡绿色的墙、白色的门、小动物和大树的墙贴。房间配有高清电视、洗衣机、冰箱和简朴的厨房电器,特大号双人床可供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入睡。入住的家庭只需要承担诊疗费和药费,这不啻给家庭减轻很大压力。
但这也是团队压力来历之一。2017年建成雏菊之家至今,团队经验诸多坚苦。坚苦来自两方面,一是资金、一是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