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士的24小时:日均5台手术 吃饭不敢放鱼肉
“在我们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工作餐里,没有鱼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郭苇航称,“由于手术一台接着一台,留给医护人员吃饭的时间不多,而鱼需要吐骨头,费时,手术多起来的时候,下午2-3点才吃上午饭,所以要备易消化的菜式”。
志愿者在体验手术室工作 梁建钟 摄
记者近日参加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办的第四届“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公益活动,跟随医护人员走进手术室,体验医护工作者的on call时刻。
天蒙蒙亮开始手术准备
天蒙蒙亮,护士叶青已经来到医院的手术室。“第一台手术安排在9时开台,我们一般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手术室,换好手术衣物后,叶青再次核对手术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及病历医嘱后,开始准备手术用品。
“切除器”“拨棒”“宫颈钳”……首台手术需要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进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叶青熟练地准备材料,“每台手术要准备的器械非常多,如果是骨科,大大小小的医疗器械及材料共几百种,而且不同医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记住大量细节,脑子要高速运转”。
手术器械准备好后,叶青走到洗手台,按照外科洗手法清洁双手,包括用消毒毛刷蘸刷手液刷指缝、指尖、手腕等,“在冬天,由于皮肤干燥,用毛刷刷双手会比较疼。”
记者跟随叶青走向手术室,“注意,你的手要摆起来,示意别人避开,否则稍微碰到其他人或地方,你就得按步骤重新清洗,如此反复,手术的准备时间就会变得紧张”。
随后,叶青换上蓝色的无菌衣和手套,整理台上器械,与巡回护士共同核对清点,开始等候医生的消毒铺巾。而此时,患者已经被麻醉并躺在手术台上。
“很多患者和家属不理解为何要提早这么多时间进入手术室,其实我们每一步都在忙,人手不足的时候,一个人要干两到三个人的工作。”叶青刚说完,便登上手术台开始手术。
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 梁建钟 摄
一台手术耗时3.5个小时 双手没有停过
手术准时开始,室内回荡着心电监护机“嘀嘟”的响声。由于患者患有严重的子宫腺肌病,子宫增大如3个多月的孕妇,占满盆腔空间,子宫后壁与直肠及大网膜致密粘连。医生需要逐步分离粘连,才能安全切除病变子宫。
在手术期间,由于电刀与组织蛋白及脂肪接触,不时产生手术烟雾,发出类似肉类烧焦的味道。这种手术烟雾不仅妨碍手术人员的视线,而且会向空气中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会导致手术室人员产生头痛、眼睛和粘膜发炎等症状。“我们每天都闻着焦味。虽然医院安装抽风系统,但是气味还是较浓。”在场的医生称。
“我的眼泪要流下来了,赶紧帮我擦擦。”由于长时间注视,医护人员眼睛出现干涩现象。
“准备了啊,下一台也是全子宫切除。”手术进入尾声,一位医生为患者缝针和插尿管的同时,其他医生开始准备下一台手术。此时,叶青和另一位医护人员拿着登记本,核对刚使用完的手术用品,包括钳子、纱布、缝针等,确保用品不遗留在患者体内。
在长达3.5个小时的手术中,5位医护人员站在手术台旁,注视着腹腔镜显示的画面进行操作,双手没有停过。“医护人员会有很多职业病,例如由于长时间站立,导致静脉曲张;长时间低头手术,导致患腰椎颈椎疾病,肩部也容易出问题”。
日均5台手术 午餐时间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