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49:他们带着使命感 开展中国援外医事业(2)
黄凤珠说,虽然这里白天很热,但到了晚上,就变得凉爽了。当地市场上各种类型的鱼都有,鱼比菜便宜,厨师变着花样地给他们做蒸鱼、炸鱼、煮鱼、炒鱼、鱼肉丸子……黄凤珠笑着说,这让他回国后几年内都不想再吃鱼。
刚果(金)土著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中国医疗队将金丹堡医院最破旧的第四、第五病房改造为“中国病房”,由中国医疗队自行管理,最终成为中扎合作的典范之作。
1985年,第6批援扎伊尔医疗队医生在扎伊尔金沙萨金丹堡医院与该医院医护人员共同查房。
在临床治疗中,中国医疗队还通过带教当地医生,留下“不走的医疗队”,在当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地报纸大篇幅报道中国医疗队的成就。
第14批援刚果(金)医疗队下乡义诊。
黄凤珠说,当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做了手术,人们会拎上两只鸡表示感谢,由于当地经济条件差,两只鸡对于当地人来说已经是很贵重的礼物了。
中国医疗队员走在大街上,不断有人向他们招手致意:“西努瓦,尼豪!” “西努瓦,尼豪!”(中国人,你好)
每当此时,自豪感便在黄凤珠心底油然而生。
可爱的刚果(金)小朋友。
“小银针”风靡山地王国
今年70岁的王长义曾是河北省衡水市故城中医院的一名中医主治医师。2001年7月,他参加了第2批援尼泊尔医疗队,在尼泊尔的4年间,他用针灸中用到的银针,为当地民众健康带去了福音。
第6批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正在为尼泊尔病人进行针灸治疗。
尼泊尔素有山地王国之称,群山连绵起伏。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风湿病、bell综合征(周围性面瘫)、颈腰椎病等疾病在当地发病率很高。
1999年6月,河北省第1批援尼医疗队前往尼泊尔,以中国政府援建的 B.P。柯依拉腊纪念肿瘤医院为主阵地,开展援外医疗工作。
针灸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经络学为指导的传统医学,具有几千年历史。此前,尼泊尔人曾听说中国针灸治病效果很好,但都没亲眼见过,对中医治疗效果持疑惑态度。等到他们亲眼目睹王长义的治疗效果时,才相信中国中医能治疗不少病症。
王长义接诊的面瘫患者比较多,“如果是周围性面瘫,一般经过一到三周治疗,就可以治愈。对于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也有一定疗效。”
王长义说,有一次,一位46岁的女士从很远的城市慕名而来,因为是脑溢血后遗症,来的时候站都站不稳,王长义为她进行了针灸治疗,初诊后能站着了,再经过一周的治疗,自己能走路了。病人离开医院的时候特别高兴。还有一位患者,因为脑梗塞后遗症,胳膊、腿都不灵便,经过三周左右的治疗,基本上能自理了,走的时候直竖大拇指,连连说,“Chinese doctor,very good!”
“肿瘤医院有个中医大夫,治疗效果挺好”,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来自各个城市的尼泊尔患者慕名而来,感受中医神奇的效果。
手术之余,第6批援尼泊尔医疗队医生与尼泊尔当地医生讨论病例。
初到尼泊尔时,语言曾是一大障碍。去之前,王长义虽然通过培训学习了一段时间英语,但出国后一到具体的医疗实践,语言就成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