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60天报了7个班 孩子的童年如何“荡起双桨”?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3 00:27:27
浏览

  【社会37度】

   编者按:这里的文字没有浮华,没有空谈,没有“标题党”。信息轰炸的网络时代,我们只希望安静记录身边的故事,关注冷暖人生,带你触摸社会的体温。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3日电 题:暑假60天报了7个班 孩子的童年如何“荡起双桨”?

  作者:杨雨奇 朱君

  还记得儿时的暑期生活么?是田野里的稻香蛙鸣、凉席蒲扇;还是院落里的嬉戏打闹、追剧聊天?

  然而,这些暑假的童趣,似乎离“00后”甚至“10后”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假日里的课外班、兴趣班和网课打卡……两个月的暑期正变成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近年来,在舆论呼吁中,国家层面三令五申为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整治校外培训市场,还孩子们一个可以“荡起双桨”的童年。然而,2019年暑期已经过半,校外培训市场真的凉了吗?

资料图:小学生们正在阅读书籍 刘新 摄

资料图:小学生们正在阅读书籍 刘新 摄

  不能让孩子掉队

  暑期两个月,报了七个班

  竖笛、书法、美术、舞蹈、英语、钢琴、乐高……对7岁的童童来说,暑假不等于假期,只不过是把课堂搬进了写字楼里的培训班。

  家住河南济源的童童,去年9月升入小学一年级。即使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童童的妈妈杨红也相信:“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

  “我见过很多孩子的成才之路,他们不仅能完成学业,更能拓展兴趣,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

  因为自己是老师,杨红曾坚持不让年幼的女儿上任何辅导班。但看到其他孩子都在上,心里不免顾虑。于是,她让童童挑选了几门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就这样,童童3岁开始学画画,四年过去,她的兴趣班也从一门增加到了七门。




童童正在家里练琴 受访者供图

童童正在家里练琴 受访者供图

  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杨红的观点似乎代表了多数中国家长的心态。

  据中国教育在线2018年对孩子参加培训班原因的调查结果显示,33%的家长希望借培训班提高孩子成绩,升入更好的学校;另有31%的家长,希望增加孩子特长,提高竞争力。总之,家长之所以选择报班,就是担心孩子会“掉队”。

  “现在的孩子都这样,使劲儿上课。”杨红表示,童童班里很多同学,也都利用暑期参加各类才艺培训。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培训机构了解到,不少培训机构推出的高价暑期培训精品班,也受到家长的青睐。

  同时,这个暑假,也有不少培训机构在互联网上打出各类培训课程的宣传手册。一家国内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就表示暑期培训课程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等二十余门科目。而该培训班所在的机构,仅在北京地区就有52个分校区。

  家长借假期为孩子“充电”,对孩子来说,本该放松的假期却成了肩上的负担。

  忙碌的假期里,童童仍要早出晚归:“早上7点半出门,要到下午5点才回家。回到家还得接着练钢琴和乐高。”

 资料图 /p中新社发 张畅 摄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张畅 摄

  再苦不能苦孩子

  一个暑假为孩子花了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