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招生冷……高校家政专业:想“火”不容易(2)
尽管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早在筹划开设该专业时就对生源数量并未期望太高,“毕竟当时‘家政’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不高,普遍认为‘家政=保姆’”,但没料想到这一专业的命运会如此多舛——2008年该专业首届在读学生36人,2009年32人,2010年则锐减至13人,2011至2013年停招,2014年17人,2015年至今未进行招生。
“当时我们仍然坚持开设该专业,是希望通过专业系统的培养让家政专业人才真正得到认可,并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报读人数不多,并且录取后有转专业的,导致每一年级人数都很少,还停招了几年。”侯志春说。
这并非个例。据央视报道,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于2011年设立家政学专业本科,但专业开办3年后,没有招到一名学生。而国内最早设立本科家政学专业的吉林农业大学,首届招收的37名学生,基本是“服从专业调剂”而来。
相较而言,湖南女子学院还算幸运。自2013年开设家政学专业以来,这7年间的录取人数分别为34、61、49、71、110、117和175(预录)。“第一年录取的考生中没有一个是填这个专业志愿的,都是调剂过来的。”邵汉清记得,招生时经常有家长打电话来咨询家政专业的情况,往往只问两个问题:这个专业出来是做保姆吗?然后就是,进校后还能转专业吗?
“目前开设家政学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不到10所,冷热不均,个别院校因为学科结构调整等因素已停止招生。”邵汉清保守估计,现在全国每年家政学本科毕业生不到400人。
家政专业招生难,邵汉清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一是社会,包括考生及其家长,对家政专业和家政行业的认知存在偏差,觉得家政专业毕业就是从事保姆、月嫂等服务性质的工作,加上社会上存在对这些服务岗位的歧视,比如同样做服务行业,但人们不会歧视空姐,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二是家政学的学科归属并不是很明确,在高校中往往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邵汉清分析,由于我国的家政教育起步晚,相当长时间不曾培养过家庭服务业的专门师资,所以目前从事家政教育的教师基本上是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家政学基本理论,没有扎实的家政基本技能,许多相关的课程只能由各种相关专业教师担任。比如请教育学教师讲家庭教育,请医生讲保健,请厨师讲烹调……家政教育的师资变成了“大拼盘”,失去了家政学独特的视角与优势。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在7月5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曾表示,每个省份原则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向家政等领域倾斜;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规模,支持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通过高职扩招专项考试、专升本等多种渠道来提升学历。
也许,这将会给家政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