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为病人开胸4000多次,他为病人累驼了背(图)(2)
虽然有过被误解的委屈,但不少病人的“小心思”却让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为之动容。张同钦记得有一次他在外开会时,遇到曾经的病人。这位病人看到他后,直接跑到他身边,紧紧地握住张同钦的手。“张医生,是你给我了第二次生命的人。”
在张同钦管理的胸外科,拒收红包已是常态,病人为了感谢,有送水果、油的,还有送锦旗的,每逢过年过节,张同钦的手机里全是病人们的祝福。曾经有一个女病人,还特地为张同钦织了一件毛衣。
说到这里,张同钦使劲眨了一下已经湿润的眼睛。“他们记得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他是年轻医生心中的“一本书”
医院胸外科目前一共有8个人,年纪稍大的医生都比张同钦小20岁,最小的医生只有20多岁。“一人好不算好,年轻医生的医术好,整个科室的医疗才能提质,医院才能发展。”
张同钦经常会在术前翻阅书籍。受访者供图
何学东是张同钦一手带出来的医生,目前是胸外科主任助理。“手术台上,有张老师在,我心里就有底。”何学东说,有一次,一个烧伤伴骨折的病人只做了CT,张同钦来后,仔细地观察出病人的脾有问题,于是给病人又做了彩超,并进行了手术。“张老师的仔细谨慎,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张同钦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何学东说,除了平时的言传身教,张同钦还送他们这群年轻医生到华西培训微创手术,现在科里几个年轻医生都能独立完成手术。“跟随张老师12年,他就是我们的‘一本书’。”
“他们都是一群很‘攒劲’的好医生。”张同钦说,自己带领的这批年轻医生都十分热爱这个职业,他们经常在晚上做完手术后,还要与病人谈话、写病历。有时时间太晚,这群医生干脆就在医院里找一个小角落睡觉。
“他们的拼劲让我觉得‘后继有人’了。”张同钦笑着说。
他的忙碌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由于工作繁忙,张同钦很少在家,可他的妻子邬瑞蓉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今年66岁的邬瑞蓉退休前是医院的护士,她十分理解和心疼自己的丈夫,“他每天很晚回来,回来就喊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后顾无忧。”于是,邬瑞蓉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
“1980年我生孩子的时候,医院来电话,说有一个患者需要手术,他硬是丢下我到医院做手术去了。”几十年过去了,邬瑞蓉直到现在仍然记得这件事,可她也明白,丈夫有今天的水平,靠的就是2万多台手术的千锤百炼。
2004年,夫妻俩买了新房,可张同钦却一直“赖”在旧房里不搬,“他说离医院远了,不方便晚上急诊去做手术。”
张同钦翻看病历。受访者供图
在儿子张立巍眼中,从小到大,他的父亲都是一个特别忙碌的人。张立巍回忆,在他读高中的时候,家中装上了座机电话。傍晚,只要电话铃一响,年幼的张立巍就知道,父亲又要去医院做手术、抢救病人了。
“那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张立巍说,每逢除夕节时,千家万户团圆的时候,就他和邬瑞蓉两个人在看春节晚会,因为张同钦在医院忙着救治病人。
张同钦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可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当40岁的张立巍也有了妻子和孩子后,他才慢慢开始理解父亲的选择,也为自己的父亲感到无比骄傲、自豪。
如今,父子俩每天都会通电话20分钟,交流每天遇到的成就和困惑。在张立巍眼中,张同钦不仅仅是父亲,还是良师益友。
他对自己很随意,对病人却很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