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病例具肺炎影像学特征”成湖北临床诊断标准
“CT替代核酸检测”从朋友圈走向实锤
“疑似病例具肺炎影像学特征”成湖北临床诊断标准
本报讯 (记者张翀 通讯员高翔 李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这提示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不再依赖核酸检测结果。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在朋友圈发布“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选诊断方法”言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根据科学依据及临床经验所得。”2月5日,张笑春对此公开说明,“病毒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检测结果‘CT阳性、核酸阴性’的结果,可能影响临床排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张笑春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被发现不久,检测和诊疗还需要一定认识过程,加上核酸试剂盒的研发时间较短,现有采样人员紧缺,核酸试剂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等因素,短期内对大量密切接触、家庭留观及高度疑似的患者进行检测排查存在一定困难。
“CT检查方便、快捷、直观,在基层医院易于普及。虽然CT只是辅助诊断手段,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形势严峻的今天,武汉等地区的防控必须采取‘不放过一个’的非常规手段,减少交叉感染。”张笑春提醒,CT阳性和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也要被纳入隔离治疗的范畴,非常时期“宁错勿漏”,即使是其他病原体肺炎、也会因为及时治疗而受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使得尽可能多的人不被感染、以及感染的无症状患者能及时被发现和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