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社区防控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尽量不面访(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18 10:12:05
浏览

  1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

  迟春花表示,要想充分发挥社区医生的作用,首先,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有一些不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做的工作(比如在路口测体温等),完全可以安排其他人员去做。其次,一定要保护好社区医生这支队伍,尽量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等信息化手段与居民进行沟通,把危险降到最低。

  如果遇到患者前来当面咨询,迟春花建议,除了医生要做好防护,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戴好口罩,在患者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口处,让患者使用免洗手消毒剂、测量体温。每接待完一个患者,医生就要认真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此外,在咨询的时候,医生和患者应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一天门诊中,20%的患者是因恐慌而来

  1月31日出门诊的经历让迟春花印象深刻。她大概统计了一下,当天约80%的患者是来开药的慢病患者,其中包括一部分来开靶向药物的肿瘤患者;剩下20%的患者,基本上没什么病,只是想来开一些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有一位从日本东京回来的“患者”,身体没有任何不舒适和症状,也没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只是想让医生开一点抗病毒的药物。

  迟春花呼吁,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科学防控。目前,新冠肺炎并没有特效药,更没有预防的药物。迟春花见过几位患者,由于担心患病,冒着风险反复多次去医院“看病”,就是希望医生给自己一个明确答复“到底得没得新冠肺炎”。实际上这样做有害无益。

  迟春花强烈建议:如果两周内,没有去过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没有接触过新冠病毒感染者,没有接触过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大家一定要待在家里,尽量不要去医院,在医院就医的过程反而交叉感染风险较高。

  迟春花表示,当患者每分钟呼吸超过30次、心率超过120次,或者感觉胸闷、气短,血氧饱和度低于93%,这些症状说明病情比较严重,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此外,全国多家机构(包括医院)已经开通线上诊疗服务,居民可以在家通过上网咨询医生或者电话咨询社区医生得到指导。

  包括钟南山院士在内的多位专家曾呼吁,面对疫情要科学有效地防控,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迟春花在接受采访时也反复强调,面对疫情,千万不要恐慌,每一位民众的理性配合都是打赢这场战役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