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科技助攻疫情防控阻击战 大数据区块链大显身手(2)
另据萧冬梅介绍,该社区还利用无人机集中开展街道消毒工作,无人机每天早晚各工作一次,每次可喷洒500平方米的范围。利用无人机进行消毒,不仅比人工喷洒的效果好,而且减少了人为接触的交叉感染风险,减轻了清洁工的工作量。
随着复工复产全面铺开,地铁站等场所无疑是防控疫情的重中之重。
黄青石(化名)是一名地铁工作人员,他所在的地铁站于2月9日引入了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
黄青石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以往地铁站工作人员需面对面近距离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这种方法不仅容易造成人员拥堵,而且还会加大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能够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快速有效地对过往乘客进行体温筛选,提高通行效率。机器如果发现检测范围内有体温异常者,就会自动预警,这时坐在测温器显示屏后面的工作人员便会及时对预警作出反应,找出体温异常者。”
据黄青石介绍,自热成像人体测温设备投入使用以来,他所在的地铁站共排查出15名发热患者,这些患者均在地铁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回到所属社区卫生院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此举大大提高了疫情排查的效率,让潜在肺炎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精准筛查溯源病毒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据了解,为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各地公安交管部门立足本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提高疫情防控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保障返程复工交通顺畅。具体措施包括信息采集二维码多渠道设置、无人机上阵喊话、研发货车“电子通行码”等。
一家高科技企业负责人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在此次防控疫情的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发挥了作用。例如,云计算助力疫苗研发与药物筛选,为基因测序、医疗工程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持,从而降低创新药物前期研发的成本与周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识别用户信息,在公共场合精准筛选发热人员、阻断传播源以及传播途径等。”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分析称,人工智能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大数据。相对于其他高科技手段而言,人工智能技术有着更加广泛、灵活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医药、监测疫情发展,还在一系列现实场景中展现强大功能,如远程医疗会诊、AI大客流测温系统、远程教育、5G防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大数据经常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发挥作用。未来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大数据分析或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大数据如果应用到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疫情扩散,如通过对病毒特性、传播速度、发展规律、病例症状等信息进行数据汇总、加工和分析,与其他传染病病毒及其治疗方案进行对比,或者对疫情进行预警,掌握防疫主动权。”刘德良说。
刘德良告诉《法制日报》记者,目前在确定确诊患者的行踪轨迹和密切接触人群方面,基于定位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的疫情传播模型已经投入到实际应用之中。“大数据专家组根据确诊病患的手机定位系统,利用手机间实际物理位置距离,计算出两米或者3米之内、一定接触时间如半小时以上的另一个手机号,结合两人的关系,就可以分析出被传染的概率,再根据概率大小决定收治的力度和范围。”
“如果两人是亲属关系,则有较大概率被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刘德良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数据应用,如果在疫情发生之初就加以应用,则能拟合出患者接触的一阶关联者以及一阶关联者接触的二阶关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形成疫情传播模式,并对疫情传播规模进行估算。
信息公开远程交流
数据共享互相信任
此前,湖北省红十字会、武汉市红十字会被质疑分配捐赠物资不公、捐赠物品积压、分发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