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病毒猎人:穿猴服汗水湿身 气溶胶时刻威胁(2)
这个实验室大约20平方米,里头最重要的设备就是角落里的那台高约两米的生物安全柜,这也是余红将要提取核酸的地方。这台生物安全柜只允许实验人员将双手伸入其中操作,柜内装有特殊的内循环系统,以及特殊的过滤膜,可以保证柜内空气和柜外空气的隔绝,防止病毒跑到柜外。
准备就绪,王兆娥拿着刚配制好的含氯消毒剂,将七个装有样本的箱子依次喷洒消毒。打开箱子,取出黄色的95千帕密封罐,消毒一遍后她才递给余红。余红已经在生物安全柜前坐定。她接过罐子,缓缓打开盖子,取出其中的密封袋,再用消毒剂仔细喷洒袋子的正反两面,透过密封袋,可以看到里头的咽拭子和痰液样本。北青报记者发现,因为要彻底灭活每层样本包装表面可能的新冠病毒,光是从转运箱里取出这19份样本,就花了将近20分钟。
半个小时过后,王兆娥将样本从水浴锅中取出,余红接过来将其放入生物安全柜
25℃室温外加防护服 汗水往下淌
为了防止病毒感染对实验人员造成危害,每次打开采样管之前,都要对样本进行灭活处理。王兆娥将码放好的样本放入水浴锅中,时间设定为30分钟,温度为56℃。随后,她又在实验台的小卡片的空白处,写下了“17:22-17:52”,为自己提醒时间。来来回回地起身、消毒、递样品,王兆娥的护目镜上已经起了一层雾。25℃的室温,再加上密闭的防护服,王兆娥说,贴身的上衣湿透了,能感觉到身上的汗在往下淌。
利用这半个小时的间隙,两人又开始了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一侧的实验台上,七个白色带格位的样本盒已经摆好,每个盒子里按顺序放着20个白色的EP管和收集柱,19个用来处理样本,1个用来做阴性对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七张送样单上一共19个样本,上面已经标明了每个样本的送检单位、样本人姓名、样本种类是咽拭子还是痰,以及其所对应的样本编号等信息。二人用笔在每一个EP管和收集柱的盖子上写下样本编号,并严格遵照相同的位置在样本格位中码放。比如,王某某的咽拭子样本编号固定为1011,所在的样本盒位置也就固定了下来,就固定在第一排第一号。
此时,距离灭活完毕还有十余分钟,二人各自坐在角落里休息。“这里是密闭的实验室,而且戴着N95口罩阻力会很大,所以我俩大多靠眼神交流。”王兆娥让自己安静下来,期待护目镜上的雾气赶紧散去。
外包装一层层去除 风险一点点增加
半小时后,王兆娥将样本从水浴锅中取出,余红接过来将其放入生物安全柜,密封袋上还冒着热气。静置10分钟后,再依次消毒、打开密封袋、取出采样管、消毒、标上编号、放到样本架,又花了将近20分钟,这些咽拭子和痰液样本才全部被取出并码放整齐。
外包装一层层被去除,风险一点点在增加。如果样本中有新冠病毒,且前期未彻底灭活,那么接下来这个步骤就是最危险的。其中有六个样本是痰液,由于痰液黏稠,必须稀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余红首先要给这六个样本加入痰消化液。她左手捏着采样管的下方,右手捏住盖子,一圈、一圈、一圈,小心缓慢地旋动管体,大约转了三四圈,将盖子打开,按比例加入痰消化液,再盖上盖子,让痰液静置并充分稀释。
余红说,尽管已经过灭活处理,但谁也不能保证是否还有未灭活的病毒附着在盖子上,为了避免产生气溶胶,所以必须慎之又慎,动作一定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