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线消防员:从火神山到社区,在疫情前线防控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20 00:23:24
浏览

  武汉一线消防员 从火神山到社区,在疫情前线防控

  衣服一层层脱下,先是最外层的隔离衣,再是防护服,李长春这才发现,最里一层的手术服,已被汗水打湿,和皮肤粘连在了一块儿。

  李长春是武汉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在医院污染区工作了个5小时后,他已经全身湿透,“鼻子、耳朵被口罩勒得疼,哪儿都不舒服。但是医护人员一进去就是6个小时,不吃不喝,还不能上厕所,你可想而知是怎么过的。”

  1月底,李长春带领7名消防队员参与火神山医院的建设,组建消防站,并驻扎至今。上述场景发生在3月11日、12日,他们为分布在全院的1167个烟感探测器作重新标定。  

  在武汉,疫情发生以来,有数百名消防员像李长春一样,出没于各大医院、康复驿站、小区、街巷,除了防火灭火,还从事病人转运、物资搬运、社区洗消等本不在其职责范围之内的涉疫工作,消防员,成了这座城市抗疫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支。

  如今,他们和整座城市一起,翘首企盼疫情的结束。

  预案加巡查,让火神山无火

  火神山医院位于武汉蔡甸,是此次疫情期间首个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而建的传染病专门医院,建筑面积达3.39万平方米,提供1000张床位。

  李长春向新京报记者回忆,1月31日,火神山医院交付前两天,他和另外7名消防员接到组建消防站的任务,赶赴火神山。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后来的消防站当时还只是间废旧的超市,没有包括灭火器在内的任何灭火防火设备。李长春带着队员将超市改造为消防站,同时给院区安装了1000具灭火器和1100多个烟感探测器,几乎两天两夜都没有合过眼。

  李长春告诉新京报记者,作为一家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一旦失火,情势远比普通医院复杂。

  住院的重症患者往往戴着供氧设备,或者有其他插管,如火势蔓延需转移病人,必须确保这些生命保障系统不会中断。医院内有严格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分区,如果在救援过程中破拆不当,有可能造成院内污染甚至整座医院的停摆。而对于消防员自己,在疏散人员时还得注意避免被感染。

  为此,李长春和队员们花费两周多制作了115份应急预案。因为不便频繁进入隔离病区,他们用无人机高空取下医院的三维实景图,再制成电子沙盘,在上面反复推演,“每个区域、每个通道、每个点都要把它想得细之又细。”

  每日的巡查也必不可少。火神山消防站的队员们每天两次在院内巡查,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随时保持畅通,还要给分布在院区的9个消火栓测压,保证水压符合安全要求。

  自雷神山医院投用以来,江夏区消防救援大队队长彭青松也一直坐镇。他告诉新京报记者,2月16日,雷神山消防救援站的队员巡查时发现,强电间内的一个配电箱用塑料布蒙盖着,“但这个‘雨布’是可燃的,如果碰到电气故障等原因,就可能酿成火灾。”这一问题后来被反映到了雷神山医院运行保障指挥部的例会上,塑料布被迅速撤下,每间配电房内增设了超细干粉灭火弹,还加放了一卷防火的阻燃布作备用。

  在周密的预案和日常巡查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迄今没有发生过任何火情。

  这两家医院只是一个缩影。3月17日,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疫情发生以来,除了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派驻消防员以外,武汉市消防共摸排建档“五类场所”980家,驻守9家定点医院、7家康复驿站、7个集中隔离点,整改风险点15138个,捐赠灭火器12000具、火灾报警器2171个,实现了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点等场所“零火灾”。

  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杀壶跑十几栋楼

  在疫情中的武汉,消防员不只要和火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