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再谈血浆疗法:监测可能风险 亟需更多捐献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血浆冶疗只是一种探索性治疗方法,要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密切监测”“目前主要的瓶颈还是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康复者献血对其自身没有特别的影响”……
在中国科协近日组织的网络采访中,多位专家再次聚焦新冠肺炎血浆疗法,提醒监测可能的风险,呼吁更多康复者捐献血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潜在治疗手段。
探索性疗法需密切监测可能风险
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黄波和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蒋荣猛联合科普说,最早的康复期血浆治疗尝试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近20年来,在SARS、H5N1及H7N9禽流感、MERS、埃博拉等重大疫情中,都有康复期血浆治疗的身影,但自其诞生起,科学家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血浆中抗体浓度过低导致疗效不佳等系列问题。血浆治疗本质上就是抗体治疗,“对于抗体的复杂性,甚至对其可能加重疾病的一面,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认识”。
他们指出,中国官方在诊疗方案中加入血浆疗法,针对重症病人使用。现阶段,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疗法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部分患者临床指标和症状都有改善,但也存在治疗性血浆来源有限、不同人血浆中的抗体浓度及活性不尽相同、血浆中的非中和性抗体可能助长细胞因子风暴和其他安全性风险等局限性。因此,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血浆治疗只是一种探索性治疗方法,目前建议试用于重症患者,并对可能的风险进行密切监测。
康复期捐献血浆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针对有康复者对捐献血浆的疑虑和担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说,与献血不同,捐献血浆是采用单采浆的手段,将人体血液经过离心机分离出血浆成分,把红细胞、血小板等还输回体内。正常人血液中,血浆约占50%,而血浆中钾、钠、氯和各种蛋白等有机成分只占8-10%,其余大部分是水,献血浆后一般在48小时内,血容量就会恢复,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黄波、蒋荣猛指出,正常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仅占人体总血量的5-10%;一般献血后人体所失的血浆和无机盐可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渗入血管内得到补充;血浆蛋白也可以一天内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需要3-4周恢复。
血浆疗法一般采取单采浆的方式,血细胞回输到献血者体内,全程有严格的过程控制,所以不会影响健康。对于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康复期血浆疗法,血浆来源于新冠肺炎康复者,康复者献血对其自身没有特别的影响,献血时无需有过多担心。
需要更多捐献“浆”爱进行到底
杨晓明称,此次疫情用康复者特异性血浆的治疗主要针对重症和危重型病人,在其早期使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截至3月7日,由国药中国生物承担的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治疗研究团队在武汉治疗近50名重症患者,已有6位患者出院,大部分患者都有好转,近期也将陆续出院。
血浆疗法有赖于血浆捐献,目前主要的瓶颈还是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随着康复者数量不断增加,“我们呼吁更多的康复者可以消除顾虑,主动献浆,你的一次捐献将能够挽救2-3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让我们一起为爱接力,‘浆’爱进行到底”。
黄波和蒋荣猛表示,当前,新冠肺炎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且不排除有转成慢性冬季传染病、从此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危险。新冠肺炎感染性强、传播迅速、病程复杂,给疾病治疗带来难题,“我们需要解决治疗性血浆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疗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潜在治疗手段,这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