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天冲刺挽回疫情损失 湖北布局投资重振经济(2)
比如紧盯“科技创新2030”重大工程,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争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进入国家规划;谋划一批5G移动宽带、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项目;围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关键元器件、重大技术装备和重点材料自主化,谋划一批“芯屏端网”项目。
此外,湖北还将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宅经济”、在线教育、无人零售、智能配送、智慧医疗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谋划一批新经济项目。
“今年湖北谋划重大项目与以往来看,除了都有传统基础设施外,更加注重创新,比如力推新基建、新经济项目,而且注重补疫情期间的医疗卫生短板,比如多申报应急医疗救治能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等相关项目。”罗知说。
在意识到项目申报的前期工作存在短板,《意见》用较长篇幅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做实前期工作,包括主动完成前期工作要件,加强前期工作精细管理和前期工作经费投入。
狠抓落实
为了让这一谋划尽快落地,湖北定了责任班子、时间表和路线图。
湖北省成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湖北省省长王晓东任组长,湖北省常务副省长黄楚平任副组长,主要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各市(州)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省投资和重大项目专项评价后3名的市(州)将被约谈,而前三名在前期经费、用地指标等方面有奖励倾斜。
“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可见抓投资工作力度大。”一位湖北官员评价道。
湖北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并对省级重点项目开展提速提效专项行动,开展新开工项目“比晒亮”专项行动,并对2020年全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进行督促专项行动。
《意见》要求,125个2019年以来中央预算内投资未开工项目,2020年6月底前必须全部开工;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特别国债、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020年8月15日前必须全部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发挥政府投资效益。目前湖北已经成功发行了491.88亿元的政府债券,其中专项债券237.44亿元。这些资金都投向重大项目建设。
比如,22.72亿元投向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武汉段,20亿元专项债资金投向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吴家山段项目,15.95亿元和10亿元分别投向武汉市轨道交通16号线和11号线。最近湖北发行14至19期专项债筹资的总共52个项目中,有11个项目涉及医院。比如投资1亿元的咸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
另外,湖北对各市(州)省级重点项目个数占比、投资总量占比、每月投资量环比等情况进行排名,推动项目提速提效,力争前100天补缺口、后100天冲刺赶上去年进度。
为了让重大项目尽快开工,湖北也进行制度创新。比如鼓励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各地要研究提出主导产业、项目方向、投资强度等相关指标,一次性公示出让条件,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
《意见》要求,2020年底前,国家级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出让的比例,武汉市不低于20%,襄阳市、宜昌市不低于10%,其他市(州)不低于5%。2021年则在更大范围全面推广。
湖北省发改委主任程用文近日召开专题座谈会,对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具体对策举措。
不少企业也加快了在鄂的投资速度。比如,湖北移动已在全省建成5G基站2000个,预计今年在湖北境内将新增开通约1万个5G基站。湖北此前提出力争3年5G核心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此外,腾讯、京东和阿里巴巴等集团近期纷纷宣布,加大对湖北的数字产业、智慧城市、新基建领域等方面的投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