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基建毕竟新在那里?应该从那里发力?(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7 09:32:04
浏览

  在冯媛看来,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其突出特征为创新性。“无论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是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都更加偏向基础科技领域。”

  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例,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与生物物理所联合建设的“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项目”日前在北京怀柔举行开工仪式。该平台建成后将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交叉领域提供覆盖研究、技术、模拟、验证等环节的一站式研究平台,为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长远支撑。

  ●新基建辐射带动效应更强,需要科学规划、分类施策

  如果说,以铁路、公路、桥梁等建设为主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面向的是工业经济时代,那么以信息、融合和创新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向的是数字经济时代。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增量空间和辐射带动效应。”中国工经联工业经济研究中心综合室主任周忠峰解释,一方面,新基建继承了传统基建逆周期稳增长的功能,同时将数字经济公共设施建设纳入其中,对经济拉动效应更显著。统计显示,高铁建设投资对拉动关联产业的乘数效应约为3倍,而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乘数效应高达6倍左右。

  周忠峰说,另一方面,新基建基于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调结构、促创新和补短板的长期社会效应,一旦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建立先发优势,将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

  新基建东风已来,如何才能助推其有序驶入发展“快车道”?

  ——挖掘数据价值,加快数据共享。

  疫情防控期间,遭遇上游原材料供应“断链”,让海康威视这家年营业额500亿元的大型企业难以复产。在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依靠能源互联网广泛采集的电力大数据,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应用“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分区域分产业展开摸排,日分析数据超过400万个,精准锁定产业链上的“断点”,顺利为红外测温仪生产提供配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中国已经是数据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数据对提升各行各业生产效率的作用凸显。”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认为,应强化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观念,提升新基建数据要素价值。同时加快数据公开共享,有效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有效协同联动,避免一拥而上。

  “应加快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细则,形成全国一盘棋。”周忠峰认为,要根据不同区域发展条件和不同行业技术发展成熟度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有效避免重复建设,以及在产业技术不成熟情况下过于超前布局所导致的高端产业低端发展问题。

  ——做好需求预测,稳定资金来源。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等特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涛认为,如创新基础设施强调公益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政府干预,以政府投入为主。为此,应在保障技术先进可靠的同时,做好市场需求预测,适当超前但要量力而行。

  “要做好政策引导,以积极有为的财税金融政策稳定建设资金来源。”李毅中同时也建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和融合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

  此外,周忠峰建议,应鼓励支持科创型企业立足新基建领域,一方面培养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积极拓展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车联网、智能制造、远程办公、智慧城市等,抓住发展机遇做大做强产业。

  制图:汪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