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田间玩耍发明清代匾额 已交文物部分处理(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6-09 07:11:57
浏览

  文人试馆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物,占北京会馆中的绝大多数。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地点都在北京,进京赶考的举人迫切盼望能有一个凭借乡谊关系、互相照顾的住所。考试结束后,榜上有名的留京参加殿试,没有考中进士的可以留京寄宿,刻苦攻读,以便再次应考。这些举子在京举目无亲,受到小客店高价剥削。这种举人落魄的情景,引起朝中同乡的同情,于是邀请同乡中的官宦、巨商、士绅集资,在京城买地建房以招待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从而出现了类似招待所的试馆、会馆。

  北京会馆的衰落始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慈禧废除科举制度,本乡举子不来应试,断绝了会馆的经济来源;二是1928年南北统一,国都迁至南京,大批官员随政府机构南下,让诸会馆完全失去了支柱。

  对话

  试馆匾额较罕见

  拆迁后流落朝阳

  对话人:朝阳区文旅局文物科 任友

  北青报:这块匾额出自哪个历史时期?原先放置在哪里?

  任友:匾额所选用的石材,是京西一带出产的小青石,这在明、清时期的石刻中比较常见,结合阴刻的楷体大字,初步判断其出自清代。明、清时期北京会馆林立,多集中在南城一带。为此,我从同行那里了解到,湖州试馆坐落在西城区(原宣武区)的北半截胡同25号,这块匾额应镶嵌于建筑的墙面上。

  北青报:匾额为何会出现在朝阳区?

  任友:湖州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湖州试馆是供浙江湖州进京赶考举人住宿的地方。但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衰落,北京的会馆建筑也随之凋零。初步了解,湖州试馆大约20年前已被拆除,匾额很可能随渣土被运到东郊,当年常营一带还比较荒凉。

  北青报:试馆匾额在北京是否常见?

  任友:我在朝阳区文物部门工作30多年,试馆匾额还是头次遇见。即便在全北京,遗存至今的试馆匾额也屈指可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必须要感谢孩子和家长,他们用行动发现并保护了文物。

  北青报:这块匾额未来将如何保存和利用?

  任友:和丁女士交接后,我们将匾额直接运到了东岳书院,考虑到书院经常有文化交流活动,这样既保护了匾额,又能让更多人接触到,有利于文物的进一步研究。

  文/本报记者 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