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明古代有袋类动物新种 展现袋熊掘洞行为演化
中新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陈诉》最新颁发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科研人员在南澳大利亚发明并陈诉了一种古代有袋类动物的新种,它代表迄今为止已知掘客的最陈腐的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之一,其剖解特征有助于学界进一步领略现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范的掘洞行为。
该研究论文通讯作者、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古生物学家罗宾·贝克(Robin Beck)等通过对南澳大利亚艾尔湖盆地掘客的一块头骨和部门骨架研究发明,该化石可追溯至渐新世晚期(约2500万-2600万年前),属于袋熊亚目标一个新种。
袋熊亚目曾是多样性最富厚的有袋类动物演化组之一,今朝只剩袋熊科中的3个物种和考拉仍然存活。罗宾·贝克等将此次新发明的物种定名为“Mukupirna nambensis”,种名源自艾尔湖和弗罗姆湖周边地域所讲的迪埃里语和马利扬加帕语中的“muku”(骨头)和“pirna”(大),其体重预计为143-171千克,约为现存袋熊物种的5倍。
新物种的头骨化石照片,头骨前侧在图片上方,全长19.7厘米。(图片来自格里菲斯大学Julien Louys和索尔福德大学Robin Beck)自然科研 供图
论文作者暗示,按照骨骼判断出来的一些剖解特征指向了掘洞行为,好比常见于掘洞动物的前臂的适应。不外,先前掘客的可追溯至较晚时期的化石证据表白,Mukupirna对付掘洞行为的适应不如其年月较晚的明日亲。这一点以及新种体型说明Mukupirna大概不具备现代袋熊所具备的真正的掘洞本领,可是大概通过刮挖的方法,获取地表下面的食物如植物根茎。
罗宾·贝克等在论文中还指出,现存袋熊物种的另一种典范适应是可以一连发展的专门的臼齿,可是Mukupirna也没有,这表白在袋熊的演化进程中,用于挖掘的骨骼剖解学适应早于牙齿变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