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贬价保质、患者承担减轻 药品集采带来哪些实惠(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10-09 18:43:28
浏览

  每片0.15元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片0.034元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每片0.014元的卡托普利片、每片0.015元的盐酸二甲双胍片……一些中选药品价值低至1毛钱、1分钱,质量是否靠得住?这种集采是不是回到“唯低价是取”的老路?

  上海市医保局价采随处长龚波说,“4+7”试点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业不多,加上采购试点范畴不大,为浮现带量局限效应,因此只有报价最低的药品得到中选资格。但从全国扩围集采开始,品种品规增加,采购量扩大到全国,按照市场竞争名堂确定最大可中选企业数量,在第三批集采中,一个品种的最大可中选企业扩大到8家。参加集采的药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质量程度高,这种环境下的中标差异于以往不区分质量条理的“唯低价是取”。高质量要求的入围门槛也意味着纵然中选药品价值低,质量也有担保。

  记者采访了一些本来用原研药厥后换中选仿制药的患者。在上海市五里桥社区卫生处事中心全科诊室,服用拜唐苹10多年的林大爷正在开药。上个月,林大爷换了集采中选药品。“一开始畏惧结果欠好,先开了一盒,一试还不错,就选了。”林大爷说。

  五里桥社区卫生处事中心主任黄雷先容,今朝医院用的国度集采药品有26种,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卡波糖别离作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用药,固然不再是原研药,但天天都能开出200多盒。“这些药品用量大,降幅也大,换药之后结果不错,受到患者的接待。”本年4月20日是第二批集采药品落地第一天,不少患者当天专门到医院买药。

  对付一些药品降到“超低价”,专家阐明,一些小企业在用“超低价”博取中选几率,是因为不中就死,中了还能活下来,但假如后续没有新品种跟进,仍很难存活。相较之下,大企业越来越理性,它们本钱节制得好,质量有担保,产物线也不变,跟着市场业态的优化,它们会从中胜出,赢得市场。

  有人提出,如此低的价值,企业利润空间太小,会影响创新。多家企业暗示,仿制药不涉及研发本钱,所以相对来说本钱很是低。在许多国度,仿制药都是薄利多销的。要不要贬价换市场,企业有自身的计谋思量。

  对企业来说,仿制药与创新药是两个别系,不行能靠卖仿制药去赚回研发创新药的钱。从国际履向来看,创新药的融资很少是靠仿制药利润来填补的,更多照旧靠成本市场好比风投、股市等渠道融资。

  在第三批集采中,江苏豪森药业有6个产物参加投标,5个产物中选。在三批集采中,豪森多个产物大幅贬价中选,但并没有影响创新步骤。公司有关认真人暗示,集采法则越来越完善,医院执行到位,实际用量远远大于报量,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企业努力向创新型企业转型,今朝有降糖、肿瘤、血液类等规模几个1.1类创新药期待上市。

  “专利悬崖”呈现了

  带量集采让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无法维持高价,价值大幅下降,患者买得起大牌药了

  在这几轮集采中,一些高价原研药接连遭遇“专利悬崖”,有人喊原研药要在集采中“后退”。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原研药“专利悬崖”首次呈现是在2018年12月“4+7”试点。其时,原研药吉非替尼报出了547元的全球最低价,比原价下降76%。在业内看来这不只仅是贬价,而是开启了原研药“专利悬崖”的新药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