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增多编校质量却下降 古籍如何“热”下去?

光山新闻网 山阴新闻网 2019-03-25 10:00:15
浏览

  品种增多、销售火爆,但编校质量下降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古籍如何“热”下去(解码·文化市场新观察)

  近年来,不论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古籍类图书品种增多、销售加速正在成为趋势。受高考改革、教材改编影响,热销的多为面向青少年特别是学生读者的普及类古籍。在众多版本的激烈竞争中,把书做成精品,为青少年读者提供最适合的产品,古籍出版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2018年,国学普及读物的销量同比增长131%,古籍善本影印本的销量同比增长近200%,经、史、子、集四部中,除了经部,其他三类销量同比增速都超过110%……京东图书的这组数据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无独有偶,一些知名古籍出版社的权威版本也卖得十分火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红楼梦(套装上下册)》、中华书局的《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套装全10册)》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近150%,商务印书馆的《西游记》2018年销量同比增长近500%……不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古籍类图书的品种增多、销售加速,正在成为趋势。

  社会环境、读者需求带火古籍销售

  “读者对古籍的需求是迫切的,中华书局普及性古籍的销量每年都在增长。”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两套面向大众读者的丛书,“中华经典藏书”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年发货码洋达1.5亿元,《论语译注》等常销书的年销量高达数十万册。

  学者冯保善指出,“古籍热”是与“国学热”相伴相生的,“国学热”反映出读者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渴求人生智慧、寻找精神家园的心理需求,古籍因能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而热度上升。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萍也认为,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需要心理抚慰和价值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内涵,承载其内涵的古籍受到读者欢迎是顺理成章的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顾青认为,《意见》提出“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要求“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客观上为“古籍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热度从成人向青少年读者群体延伸

  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数次“古籍热”相比,这次的一个突出现象是面向青少年特别是学生读者的普及类古籍热销,“古籍热”正在从成人读者向青少年读者群体延伸。

  记者从开卷公司的统计数据发现,《红楼梦》销量前100名的图书中,针对学生读者的品种多达60余种;《史记》销量前100名的图书里,面向从小学至高中学生群体的版本接近七成;而《三国演义》的销量前100名几乎都是针对少儿和学生读者的版本。这些古籍大都冠以“无障碍阅读版”“新课标版”“名师导读版”等名号,年销量少则数万册,多则30多万册。

  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指出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高考改革的大纲中,也要求语文学科注重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受此影响,面向学生读者的古籍迅速热销。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会要求学生阅读古籍原著,凡是高考必读书目上的图书都要阅读,而且不仅要读古籍原著,还要看解读原著的图书。应该说,中高考这个指挥棒对学生阅读古籍有很大影响。”北京十一学校语文老师刘丽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