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故宫是如何打造的:以提升观众体验为中心(2)
单霁翔向大家介绍修复乾隆花园中最不起眼的一栋小房子时,修复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屋顶上这幅画背后的地仗,当时是用一种取自于安徽山里的植物做的。于是我们找专家去安徽的山里找这种植物,又找到可以用这种植物做纸浆的传承人,经过上百次的研究取得成功,再把画重新裱上去。”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文物散发出带着历史印记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实施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开放面积已从2012年的30%扩大到如今的80%。
“我们一定要努力,力争在明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让1862690件文物每一件都光彩照人,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说。
打造故宫超级IP
人们关心故宫的景色。一组故宫的红月亮,点击量为2000万;一场紫禁城的雪景,点击量为5000万。单霁翔说,未来故宫要成为亿万级、十亿万级观众的博物馆,就要靠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
通过网站、微博、微信,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浏览1862690件故宫所藏文物的信息。从创建APP到建立数字博物馆,开发数字绘画、数字织绣……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故宫已有了全世界博物馆中最强大的数字平台,且其功能不断完善,比如公众教育,文化展示、资讯传播,休闲娱乐、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等。
单霁翔现场展示了手机壳、朝珠耳机、紫砂壶、神骏水果叉等文创产品。他说:“过去我们叫文化产品,现在我们知道了,中间必须加两个字,创意。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要把这些资源提炼出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认同的标志和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如何继承好、弘扬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夯实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2019年春节期间,故宫推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破纪录地展示近千件文物,把自1840年以后消失了179年的天灯重新点亮。贴上了门神、春联,首次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喜庆年味的紫禁城。
2月19日、2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第一次在晚间免费对公众开放,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第一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屋顶展示的千里江山图、城墙顶上高挂的红色灯笼,令故宫着实惊艳,又为紫禁城“圈粉”无数。
即将迎来600岁生日的“网红紫禁城”,不仅有成熟、稳重、睿智的气质,更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朝气,甚至还有点萌。其“网红”养成之路,是中华文化传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探索,其背后则折射出当代中国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 王建宏 本报通讯员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