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餐厨垃圾不过夜现在桶满拉不走 垃圾困局何解(4)
“垃圾综合征”病因可概括为:多头管理问题、公众意识不强、缺乏法律约束。从源头采取措施、加强顶层设计规划是关键。地方立法推动垃圾分类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是有益尝试。
今年3月15日,《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过去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在法规上一直没有明确,给处罚带来难题。”李大勇说,此次管理办法首次明确责任人制度,并对拒绝垃圾分类工作的个人和单位设立“拒收制”,不分类投放垃圾会影响企业征信情况,倒逼企业、个人进行垃圾分类。
2011年,广州市出台全国首部规范生活垃圾分类的政府规章。经过多次立法审议,2018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实施,对于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全流程和全环节的整体,明确分类投放、收运、处置等各环节实施主体,都要依法履行义务。
针对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分类推进难等问题,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向企业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管理服务,增加企业参与积极性。
受访的业界人士表示,垃圾分类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改革,通过“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力”的社会有机结合,方能形成良性互动。
根治“垃圾综合征”,切莫乱方寸
姜刚
厨余垃圾回收量暴增逾200%、建筑装修垃圾堆满临时存放点、生活垃圾量倍增致焚烧厂“暴库”……不少地方传统垃圾问题还未解决,又遭遇新垃圾问题困扰。“垃圾围城”“垃圾围村”已逐渐发展为“垃圾综合征”。
如果说“垃圾围城”指的是1.0版的垃圾问题,那么当前不少地方出现的“垃圾综合征”,则是垃圾问题的2.0版,可谓形势更严峻、品类更复杂、处理更棘手。
新旧垃圾增长交叠之下,一些地方处理垃圾能力告急。“满了!满了!”“处理不了”,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口头禅。
在处理“垃圾综合征”问题时,表现出的本领恐慌,根源还是传统思维。要么在没有充分调研、规划的前提下,动辄上马一些项目,给财政资金带来压力,效果还不好;要么糊里糊涂“出招”,今天在这里划一块地存放,明天在那里暂存,最后堆积如山,百姓埋怨;有的还停留在搞点试点、多摆几个垃圾桶的层面,并无分类的紧迫性和动力,使治理成效大打折扣。这种用解决1.0版垃圾问题的思路处理2.0版的垃圾问题,无异于“小马拉大车”,不仅效果欠佳,还会使问题愈加复杂,落下不少后遗症,造成新的污染源。
根治“垃圾综合征”,不能乱了方寸,得有新思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个系统工程,亟待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建立健全垃圾回收处理体系是药方之一。一些地方在垃圾处理过程中,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节往往不是“互联互通”,有的完成了前几个环节,但最后处置无法解决,导致前功尽弃。各地应结合自身特点,借助大数据,尽力补齐垃圾处理体系中的短板,使源头投放与末端处理“无缝对接”。
根治“垃圾综合征”,亟须打破“九龙治水”的局面。垃圾处理涉及生态环境、住建、城管、商务、供销社等多个部门,各管一段,各有侧重,信息数据不共享,造成垃圾处理统筹不足、难以协同。如何对管理空白点补位,对管理交叉点明责,形成管理合力,是当前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