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老人每周末赴农村辅导留守儿童功课 自费盖新教室(2)

光山新闻网 李晓华 2019-05-16 03:34:16
浏览

  辅导了一段时间后,严敏文感受到,对于村里的家长们来说,没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只是一方面,“最基础的作业辅导不了,家长们不知道怎么去正确地教孩子。”所以,严敏文的到来让不少家长抓住了“救命稻草”。很多家长慕名而来向这位“北京奶奶”请教辅导方法。

  时间一长,“小课桌”名声在外。除了西官庄村,附近几个村的孩子们也慕名而来,这让严敏文备感压力,“地方不够用了,孩子一多就会吵闹,影响几个大孩子学习。四五个孩子挤在一张大桌子上,难免分心。”这时,严敏文又想到了在祖父留下来的宅基地上建一间条件更好的教室,能容纳更多孩子,有条件的话不仅仅是周末开放,最好天天晚上都能开着。

  严敏文说,盖新教室用的钱是她和老伴儿的积蓄。4月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教室的房子主体结构已完工,面积约80平方米,严敏文站在新教室前说:“怎么样?很敞亮吧,空间大了,就能把大家捐的书全搬进来了。”“你再看院墙那边,盖了一个小旱厕,给孩子们用,省得他们跑回家上厕所。”

  更多志愿者来到“小课桌”

  如今,这个小村落里的小课桌不仅忙碌着严敏文的身影,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涞水县图书馆馆长周立新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底,我们县旅游文化局局长让我找一下严敏文老人,问问需要什么帮助,当时我想为‘小课桌’捐些书。”周立新说,她来到村里后发现,孩子们上课的地方局促,根本没条件放更多的书。而现实是,严敏文更缺少人手来帮忙。当过老师的周立新觉得,她来做一名志愿者或许更现实。于是,她带着朋友轮流“值班”,每周六每个人承担半天的志愿者角色。

  在周立新眼里,她能成为志愿者很大程度上是被严敏文感动。“我们一直在想能给农村的孩子多一些教育扶持,但能够坚持做下来的很少。一个快八十的老人竟然以这么一种方式做到了,令我佩服又感动。”

  村里不少人对严敏文的所作所为很意外,村民严红山竖起大拇指,“这老太太,真可以,这么大岁数从北京跑过来帮村里干这好事儿,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帮着点”。

  期待孩子们获得更规范的教育

  严敏文的女儿董玫没料到母亲干劲儿越来越足,有时候半个月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儿。但她也发现,母亲的精神状态比父亲刚去世的时候好了许多,“所以我现在很尊重她的意思,不管是要花钱盖房,还是要花精力给孩子辅导,老人家自己高兴就行。”

  严敏文自己心里确实是高兴的,在去往西官庄村的路上她用“干净”、“纯粹”、“没有嘈杂”向记者来形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孩子特别好,他们需要你,给他们带去知识,你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农村的扶贫就应该从教育开始,给这些孩子们更多的机会。”

  相比较“小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好处,严敏文觉得孩子们带给她的更多,“我在家很寂寞,可是一来村里反而精神头很足。能帮孩子们学知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用的人,不是只能靠社会和家庭来养的老年人。”

  对于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小课桌”,严敏文有着更高的期待,“我毕竟岁数大了,知识老化,眼神也不好了,别耽误了孩子们。我盖好房子后希望有稳定的志愿者来给孩子们更规范的教育,这应该是我这辈子想做的最后一件大事儿了。”

  4月20日,严敏文通过微信给记者发来图片,“小课桌”新教室已经启用,里面放了超过30套桌椅,有二十几个孩子坐着学习、读书,“你看,我们的条件好多了”。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推荐身边“追梦人”

  邮箱:xjbgandong@126.com

  热线:010-67106710

  微博:发微博@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