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蚂蚁:传统金融的颠覆者还是披着马甲的食利者?
作者:冯圆圆
从各路机构争抢财富盛宴,到外滩金融峰会马云炮轰传统金融,随后蚂蚁实控人被监管部门约谈,最终蚂蚁上市暂缓,短短几日,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IPO上演了戏剧性一幕。
蚂蚁到底是什么?是头顶创新光环、咄咄逼人的颠覆者?还是换汤不换药、披着科技马甲的金融食利者?
在蚂蚁上市踩下“刹车”之际,有必要重新审视这家在中国独特市场环境下迅速成长、国际市场亦无对标的独角兽。
一、蚂蚁真的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蚂蚁这类金融科技公司,一出生就以颠覆者的形象出现,那么这真的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颠覆吗?
应当承认,蚂蚁的出现,确实让过去许多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客户从此用上了存款、贷款、支付、理财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服务,这些领域是传统金融所无法覆盖的空白地带,从这一点来看,蚂蚁通过技术手段扩大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确实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理念的重大革新。
但实际上,金融的本质是资金融通以及资源配置,主打“科技”的大型科技企业和传统的银行业务别无二致,其本质依然是金融服务。
而且,科技公司并没有改变其传统的基于信息处理的金融中介模式,只是在科技及大数据的加持之下,将原本银行通过与企业长期、多渠道接触中积累的“软信息”,通过科技及大数据的方式以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引入金融活动。技术的进步使得原先属于企业的“软信息”转化成了“硬信息”,将定性信息定量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基于信息处理的金融中介模式。
图/视觉中国显然,如果一种科技创新能够帮助金融体系提高效率或者解决成本,那么这一创新科技便会逐渐融入现有的金融体系当中,而不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颠覆。
二、蚂蚁真的是不靠“利差”生存?
蚂蚁一直在回避“金融”的标签,而强调自己是科技公司,这固然有估值和监管的考虑,但蚂蚁真的是不吃“利差”的科技公司?
从目前的几家金融科技公司来看,其最赚钱的业务依旧是消费信贷,而其本质也依旧是变相“吃利差”模式,这一点蚂蚁集团也不例外。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基本的业务模式仍然是支付(支付宝)、吸收存款(网商银行、支付宝)、发放贷款(网商银行、花呗借呗)、货币市场基金(天弘基金的余额宝)、代销金融产品等业务。从业务模式上,蚂蚁收取的“服务费”,与传统银行的业务并无本质区别。
三、蚂蚁真的没有“当铺”思维?
日前,马云曾公开批评银行的“当铺”思维,企业只有提供抵押和担保才能够从银行获得贷款。
应当说,蚂蚁确实让过去许多没有资产可供抵押的小微商户获得了贷款,给公众以无抵押贷款的表象,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担保和抵押,纯粹依靠所谓的大数据,蚂蚁也不会成为今天的蚂蚁。
公开资料显示,电商平台对商户发放贷款,并不完全依靠大数据风控,放贷担保品至少有三种:一是现金担保;二是应收账款担保;三是价格不菲的“摊位费”担保,而这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所需的动产或不动产担保并无二致。
四、蚂蚁真的是普惠金融吗?
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为推动中国普惠金融的深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蚂蚁功不可没。
但是,要想从蚂蚁这里获得廉价的金融服务,却基本不现实。以花呗为例,花呗的业务模式与银行信用卡业务基本趋同,但其分期的手续费却明显高于银行。据央行所属《金融时报》报道的数据,花呗的年化利率一度曾接近24%,后期虽有下降,但也在15%左右。
事实上,蚂蚁集团所提供的“支付宝—余额宝—银行存款—花呗借呗模式”在替代了传统银行的“银行存款—贷款模式”之后,用户所需支付的利息从银行贷款的5%—6%上升至了15%,利息在无形中增加了近3倍。
从某种程度上,蚂蚁集团的业务模式,将普“惠”转变成了普“贵”。
五、蚂蚁是中国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吗?
从数量上看,蚂蚁提供的贷款超过2万亿,而且是过去传统金融无法覆盖到的群体。一直追求普惠金融的蚂蚁,正在成为中国普惠金融中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数据显示,蚂蚁小贷“花呗”客户超过1亿,其中50%分布在三线以下城市。
图/视觉中国但在普惠金融方面,传统的金融机构依旧承担着主导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高达40.7万亿元和13.7万亿元,相比之下,同期的蚂蚁集团发放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尚且不足5000亿元。
因此,仅从数量上来看,蚂蚁集团如果自称是我国普惠金融的主力军恐怕还难以服众。
六、蚂蚁所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不需要金融监管吗?
监管与创新是一对类似猫鼠游戏的对立关系,如果监管太严,创新就会失去活力;而如果监管过松或者无监管,必然会出现重大金融风险,这样的教训我们已经经历过多次,最近的P2P全行业留下的一地鸡毛,业界都记忆犹新。
蚂蚁的成功受益于监管环境,这一点毋庸置疑。前期金融科技的发展几乎处于没有监管的“状态”,这无疑给金融科技企业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蚂蚁集团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
众所周知,银行之所以需要金融监管,是由于银行吸收了公众存款,也就是加了杠杆,出于保护公众利益的诉求,必须通过监管而防范风险。
根据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信贷资金中只有2%是自有资金,而剩余98%的信贷资金均来自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或者ABS,换而言之,蚂蚁的信贷资金也是加了杠杆的。
而且,以蚂蚁集团为例,在拿到金融业务牌照之后,便可以与银行一样从事类似的存贷业务。涉足类似银行的存贷业务,则理应在准备金、资本金、杠杆率、流动性等方面与监管保持一致,而不能厚此薄彼,造成监管套利。
七、蚂蚁所倡导的消费价值观合理吗?
消费贷从国家层面来说是扩大了内需,从个人层面来说解决了一时之需,增加了个人的消费能力,蚂蚁集团推动的消费贷,提供了更多场景和更大的便利。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在今年外滩金融峰会上,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忧心忡忡地表示,一些年轻人正过多地靠借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而诱导年轻人过度消费的,正是蚂蚁等金融科技公司变相推崇的价值观。
图/视觉中国近年来部分大型科技公司以普惠金融为名,在未对客户进行充分评估的情况下,向部分实际收入低、还款能力弱却又喜好超前消费的群体提供了贷款。而诸如大学生等这部分通过借贷实现超前消费的群体,却并无实际的还款能力,“坏账”就此形成。
八、蚂蚁的扩张,真的是打破大型银行的垄断,让金融市场更加平等?
中国金融体系的结构特点是大银行强势,小银行弱势,致使小微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相对偏少。但蚂蚁的崛起,打破了市场竞争格局,让更多的小微企业有了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也让市场提供贷款的主体在技术面前显得更加平等。
但凭借技术优势掌握大数据的大型科技公司,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很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地位,加剧了市场垄断的形成。
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加持下,蚂蚁等公司的金融业务更容易获得数据、信息及客户资源,快速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可以通过“烧钱”等形式抢占流量、抢占客户,利用补贴使得自己成为市场“赢家”,进而兼并其他竞争者。
虽然蚂蚁集团的壮大从一定程度上确实给银行带来了一定的分流,但事实上,“赢者通吃”的定律并未因为蚂蚁集团的扩张而有所改变。
九、蚂蚁改变了金融风险的控制模式?
不可否认,大数据、科技对于改进风险分析审核、扩大普惠金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蚂蚁依靠大数据技术,为3亿“征信白户”建立了数字信用记录,开展线上实时风控,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模式。
但亦不可否认,大型科技公司的信贷评审模型犹如黑箱一般,与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并未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
实际上,目前大型科技公司主要依靠其商业生态收集信息、获取客源,其风控的核心逻辑是小额且分散的。而这一方面在市场过度竞争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放松信贷标准,从而增大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大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也面临着客户隐私保护等一系列合规问题。事实上,早在2016年至2017年现金贷高速发展期间,也曾出现过买卖个人信息等情况。
此外,抵押、质押和担保是目前国内外信贷业务中普遍采用的风险缓释手段,适用于不同类型、金额和信用等级的信贷,而在这一方面,大数据风控的运用并不能保证其在信贷业务评审方面较传统手段更为“先进”。
十、蚂蚁严格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此前,国际大型科技公司不断爆出侵害消费者信息的案例,微软、谷歌都曾出现过泄露客户信息的丑闻,相比之下,蚂蚁对消费者的信息保护措施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也可圈可点。
但是,作为一家巨无霸公司,蚂蚁不仅掌握着消费者的社交、购物、账户等交易信息,甚至可以通过面部识别、健康检测等将这些信息与生物信息紧密相连。一旦保管不当或遭受网络攻击造成数据泄露,稍加分析便可获得客户的精准画像,危险性更大。
蚂蚁集团的不少做法引发了消费者对于权益被侵犯的担忧。例如,花呗借呗利率未按规定折算为年化形式,而是以日利率的形式披露;而其在“双十一”期间更是常常被设置为默认选择,客户不仅被剥夺了选择其他方式付款的权利,更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贷款”。如此情况之下,消费者的权益是否真的得到了安全且全面的保护值得深思。
当蚂蚁已经成为“大象”,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对蚂蚁加以规范,这既是对蚂蚁投资者负责,更是对蚂蚁服务消费者的保护。这样的蚂蚁,才能让全社会都从中受益。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